《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早期CC~PL患者146例,符合《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2]诊断标准,术前已明确病变范围及深度。男85例(58.22%),女61例(41.78%);年龄43~82岁,平均(60.33±6.21)岁;BMI 20.98~24.76,平均23.73±2.39;病变部位:直肠61例(41.78%),右半结肠36例(24.66%),左半结肠29例(19.86%),乙状结肠20例(13.70%);病灶最大径0.90~3.00 cm,平均(1.51±0.18)cm;镜下分型:隆起型102例(69.86%),非颗粒型24例(16.44%),颗粒型20例(13.70%);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28例(19.18%)。CC~PL患者随机分为ESD组与EMR组各7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