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本方法与其他光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表1 本方法与其他光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聚乙烯亚胺-金纳米粒子聚集的碘离子检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碘化物诱导聚集的现象,建立了碘化物检测分析平台。原始AuNP溶液为浅红色。添加5.7μmol/L I-后,发生了显著的颜色变化。随着碘化物浓度的增加,颜色由浅红色变为紫色,最后变为黑色。图2是加入不同浓度I-后,PEI-AuNP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A780雨nm/A530 nm与I-浓度及培育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最初的PEI-AuNP溶液在530 nm处有LSPR峰。加入I-后,530 nm处的LSPR增加,在较长波长区域出现新的吸收峰,表明形成了Au NP聚集物(图2A)。随着I-浓度的增加,新峰位置逐渐红移,吸收值逐渐增大。聚集程度和LSPR峰的形状取决于I-的数量。因此,780 nm和530 nm之间的吸收比A780 nm/A530 nm可用于定量I-的浓度。图2B中绘制了吸光度之比与I-浓度的关系曲线,在I-浓度较低时,随着I-的加入,A780 nm/A530 nm比值缓慢上升,当I-浓度达到5.7μmol/L以上时,吸光率开始快速上升,当I-浓度达到57μmol/L以上,A780 nm/A530 nm达到稳定状态。在低I-浓度下,A780 nm/A530 nm的缓慢增加是因为少量I-只能引起轻微的聚集。结果表明,吸收比可用于I-的定量测定。低浓度时,比值与I-浓度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185+0.0818x,R2=0.99),检出限为0.8μmol/L(S/N=3)。传感范围在0~57μmol/L之间。在该体系中,PEI-AuNP用作比色探针,无需修饰、离心、稀释等任何处理,可直接使用。如果实验条件得到优化(如纳米粒子浓度、酸碱度、温度等),灵敏度和检测范围将进一步提高。图2C是选取3个不同浓度I-存在下,A780 nm/A530 nm随培育时间的变化。可以发现,在反应10 min后,A780 nm/A530 nm基本趋于稳定。加上期间的操作时间,总共检测过程不到20 min。此外,表1总结了近年来基于不同方法检测碘化物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