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兰坪地区代表样品等温剩磁各向异性表》

《表3 兰坪地区代表样品等温剩磁各向异性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地体晚始新世以来差异性地壳变形的成因讨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兰坪地区31块代表样品校正结果:(200~1000 m T)=0.9174;(200~690℃)=0.9031,(600~690℃)=0.9151;为浅化因子。

中亚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红层中普遍存在因沉积压实作用所导致的磁倾角偏低现象(King,1955;TanXiaodongetal.,1996,2003;Tauxe,2005;Kodama,2012),其会导致从红层地层中获得的磁倾角数据出现异常,从而影响纬向运移的精确估算。例如,TongYabo等(2013)对兰坪—思茅地体南部勐腊地区获取的白垩纪和古近纪古地磁数据进行的磁倾角偏低矫正表明,这个地区存在显著的磁倾角浅化现象。因此,为了验证兰坪—思茅地体北部和中部的差异性纬向运动是否是由红层地层潜在的磁倾角偏低现象所引起的假象,需要对兰坪盆地内获得的始新世古地磁数据进行磁倾角偏低矫正实验。由E/I矫正方法(TauxeandKent,2004)在对强构造变形区内产状变化较大的地层中获得的古地磁数据进行矫正时,会给出过度矫正的磁倾角,从而导致对地块纬向运动量的错误约束。因此,本次研究中采用Hodych和Buchan(1994)提出的磁倾角矫正方法,对采集到的在地层层面定向的块状标本进行磁倾角偏低矫正。对垂直于地层层面钻取到的岩心样品,以Z轴和X轴组成的平面作为垂向面参考面,进行斜向45°加场,逐步增加直流磁场至1000m T。在每一步加场完毕后,使用JR6旋转磁力仪对样品进行剩磁测量。当完成1000m T强度的加场后,对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并在每一步热退磁后使用JR6旋转磁力仪进行剩磁测量。通过公式tanI实测/tanI矫正=IRMZ/IRMX=?(磁倾角浅化因子)来定量计算古地磁数据是否存在磁倾角偏低,以及偏低的程度,并由此对实测磁倾角进行矫正。实验结果显示(图8,表3),200~1000m T加场过程中?=IRMZ/IRMX=0.9174,全程热退磁过程(200~690℃)中?=IRMZ/IRMX=0.9031。由于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且原生特征剩磁分量由赤铁矿携带,因此本次研究还计算了600~690℃温度区间内的?=IRMZ/IRMX=0.9151,结果显示200~1000m T加场过程和600~690℃温度区间内的热退磁过程得到的?基本一致,这表明兰坪盆地内始新世红层经历了磁倾角浅化作用。根据?=0.9151对本次研究和Sato等(2001)获得的始新世古地磁数据平均结果进行磁倾角矫正,矫正后的原生特征剩磁分量为Ds=264.5°,Is=-43.1°,k=21.4,α95=9.6°,表明相对东亚古地磁极,兰坪盆地自晚始新世以来发生了5.8°±7.2°(638±792km)的南向运移。虽然矫正后的数据所显示的南向位移量有所增大,但是在误差范围内仍不能确定地体北部发生了显著的南向位移。孙志明等(2001)通过对兰坪盆地东侧的雪龙山左旋韧性剪切带的中糜棱岩显微构造研究,提出其左行滑移量仅为9.4km。而从保山地体中获取的古地磁数据表明保山地体并没有经历显著的纬向运动(TongYaboetal.,2016;Li Shihuetal.,2017),如果兰坪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南向运动,则会导致崇山韧性剪切带的右旋运动和雪龙山韧性剪切带的大规模左旋滑移量,这显然与地质事实不符。因此兰坪地区在新生代应当没有发生显著的纬向运动,而兰坪—思茅地体北部和中部的确存在差异性纬向运动。自印度—欧亚板块在古近纪时期初始碰撞以来,两板块间的持续近南北向挤压,以及东喜马拉雅构造节的北北东向推移,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腾冲地块,保山地体以及兰坪—思茅地体北部持续的施加了近北东—南西至近东西向的挤压。可以推测,东喜马拉雅构造节的形成首先给兰坪—思茅地体北部施加了近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挤压,而随着东喜马拉雅构造节地体的北北东向推进以及地体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兰坪—思茅地体北部的挤压应力逐渐转向近北东东—南西西。这一应力场的变化导致兰坪思茅地体北部始终处于垂直于地体延伸方向的挤压作用之下,从而导致该区上地壳发生了强烈的韧性变形和横向的缩短,同时在下地壳流的驱动下向东南流出,从而形成现今的“半葫芦状“地体形态,并导致了地体北部和中部差异性的纬向运移。但是,兰坪—思茅地体中南部云龙、永平、镇沅等地地壳南向运移量基本一致且接近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北段约600~700km的左旋走滑错断量(Tapponnieretal.,1982;Leloupetal.,1995;Chung Sunlinetal.,1997),表明沿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向挤出逃逸模式在兰坪—思茅地体挤出逃逸过程中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