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兰坪地区剖面晚始新世高温剩磁分量》

《表1 兰坪地区剖面晚始新世高温剩磁分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地体晚始新世以来差异性地壳变形的成因讨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褶皱检验(Mc Fadden,1990):地层矫正前ζ1(IS)=6.562,地层矫正后ζ1(TC)=1.236,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的临界值分别为ζc=4.036、ζc=5.624,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通过褶皱检验。褶皱检验(Watson and Enkin,1993):DCslope=0.731±0.553,在95%的置信度下通过褶皱检验。S/D—采样

根据岩石磁学实验结果,对所有的始新世红层样品进行了系统热退磁实验。系统热退磁使用英制TD-48大型热退磁炉完成,低温段温度间隔为50~100℃,当热退磁温度超过500℃后,热退磁段温度间隔减小至20~30℃。样品的剩磁方向测量使用美制2G-755型超导磁力完成,样品的热退磁曲线以正交矢量投影方式展示(Zijderveld,1967),特征剩磁分量使用主向量分析法或者重磁化大圆弧交汇法分离获得(Kirschvink,1980;Halls,1976,1978)。以样品为单位对获得的剩磁分量进行Fisher统计(Fisher,1953),得到采点的平均剩磁方向,之后以采点为单位进行Fisher统计(Fisher,1953),获得研究剖面的平均剩磁方向(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