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城市设计教学发展历程》

《表1 城市设计教学发展历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元融合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探讨——以厦门大学城市设计课程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城市设计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科领域。从学科发展渊源看,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最初都是在建筑学领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然后分离出来的。二战以后,城市规划日益偏向于社会、经济和技术计划相结合的系统规划,注重政策原则,忽略环境设计。与此同时,建筑学科则向以功能单元为分类标尺的单体建筑倾斜,逐渐淡化了整体环境设计意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差异分化与现代城市多要素、多层面的复杂性不相适应,引发了种种环境危机。20世纪50年代,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设立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设计思潮的兴起为填充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空缺,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传统形体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回归,导致部分人简单地认为城市设计是以建筑群、建筑外部的城市空间为主体的形体设计。然而,现代城市设计的范围远非于此。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体化要求城市职能之间既要脉络清晰,又要有多元联系,其复杂程度所引发的问题,不可能在规划政策和单体设计上得以全部解决。城市设计必须以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己任,其建筑形体和空间形态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城市职能三维甚至四维的内在联系的充分认识之上。哈佛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立城市设计专业,日本则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城市设计研究所,欧洲也是如此(开始称Civic Design专业)。现代城市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了人”,城市设计必须促使环境形态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互相支持与互动。此外,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与组织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见表1)。因此,现代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范式,实行多元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