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

《表1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挑战与应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金将军,郭英楼.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6.

由国家发改委和中科院共同启动的“基础研究大数据服务平台应用示范项目”是大数据方面的国家战略,标志着大数据在新时代的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移动已经成为信息系统最大的开销。信息系统需要从“数据围着处理器转”转变为“处理器围着数据转”[1]。大数据包含海量数据和复杂类型的数据,通常用“5V+C”来描述大数据的六大特征[2],即数据差异化程度大(Variety)、数据容量极大(Volume)、处理速度快(Velocity)、实效性强(Vitality)、可视化(Visualization)、复杂度(Complexity)。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体现了三个方面的高价值意蕴:其一,大数据不囿于数据在数量上的陡然增长或在处理技术上的突飞猛进,而是一种推动人们在数据利用思维方面实现质的飞跃的思维方式;其二,大数据技术嵌入甚至内化融合到治理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三,从社会运行来看,大数据对其他层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运行具有深刻的影响,它可以嵌入到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能够制约、派生或影响其他制度的原生性行为规则。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正逐渐影响着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的领域,也为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带来新的契机。从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来看(表1),城市信息化经历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智慧城市三个发展阶段,反映出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是一脉相承的。数字城市强调城市空间的地理可视化,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数据叠加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而信息城市的内涵比数字城市广范,包括城市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将空间信息技术融入主流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智慧城市”(Smart City)包括五大部分: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包括六大关键技术: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作为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综合应用的典范,智慧城市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达到约7.9万亿元,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9%的县级城市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累计参与的地市级城市数量达到300余个,规划投资达到3万亿元,建设投资达到6000亿元[3]。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作为一种采集、存储与分析海量数据的技术,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从政府的服务和决策到城市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再到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等都在大数据的分析中不断走向了“智慧化”[4]。从智慧城市的发展来看,大数据主要能够发挥以下作用,首先,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力的决策支持;其次,大数据帮助提升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再次,大数据增进智慧城市建设主体间的协同治理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