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图2中镀层不同区域的EDS检测结果》

《表1 图2中镀层不同区域的EDS检测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双镀锌铝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图2可知,4种镀层均呈现出明暗两相。结合EDS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较亮相为Al含量较低的富锌相,较暗相为Al含量较高的富铝相。双镀Zn–5Al层表面呈明暗相间的片层状结构,即片层状的富铝相和富锌相交替排布,构成典型的共晶组织[4-5]。当Al含量大于5%时,双镀锌铝层出现两种典型的微观形貌:富锌相(由Zn–Al二元伪共晶组织组成)和块状富铝相。随Al含量升高,富铝相逐渐增多,形成富铝树枝状枝晶网络,富锌相则填充在枝晶网络间隙中[12]。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Zn–11Al、Zn–17Al、Zn–23Al合金镀层中Al含量高于铝锌共晶点处的Al含量(5%),镀层在凝固过程中首先进入两相区,析出α–Al相(固溶大量锌的初生块状富铝相)和富锌相(固溶铝)。随后凝固初期析出的富锌相在冷却过程中不断析出固溶铝,因此可在富锌相中看到较暗的富铝颗粒[13]。另外,随着镀层Al含量的升高,液相中析出的α–Al相逐渐富集,最终形成富铝的枝晶网络结构。这种枝晶结构既可为基体提供阴极保护,又可将保护性腐蚀产物留在富铝枝晶网络中,从而显著减缓镀层的腐蚀[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