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刊登的音乐作品》

《表1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刊登的音乐作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音乐作品交换以报纸或期刊为主要载体。如《新华日报》经常刊登文章介绍外国音乐作品或直接刊登外国作品(见表1);《音乐导报》相继刊发了《交响曲》《萧斯塔可维契的第七交响曲的演出》《管弦乐与吹奏乐所使用的乐器及其编成》《乐器常识讲话》《管弦乐名指挥家———托斯加尼尼》等文章。三大乐团的音乐家们也常在其他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如王云阶在《青年音乐》上发表《交响乐普遍化的新设施———史托考夫司基的伟大贡献》;黎国荃在《战地歌声》上发表《管弦乐及合唱指挥法》;张洪岛在《乐风》上发表《管弦乐组织之演变》等。苏联、美国等还直接将音乐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中国,如1940年8月31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将柴可夫斯基、莫索尔斯基、贝多芬、莫扎特、卡里尼古夫等所作全部交响乐谱赠与中华乐团[1]49。1943年2月2日,苏联将各民族歌剧曲谱,交响乐曲谱等大批音乐作品运到中国[1]120。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时将美国名曲赠送中国[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