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定弦及调性布局: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二胡独奏音乐作品探析》

《表3 定弦及调性布局: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二胡独奏音乐作品探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二胡独奏音乐作品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三类,从表3看,乐曲完全运用西洋调式。对于西洋调式的运用,在刘天华的二胡曲中可以初见端倪,《光明行》《空山鸟语》都有西洋调式旋律片段的融入。之后二胡作曲家们继承了刘天华“中西融合”的国乐改进思想,在立足于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洋音乐语言,在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西洋音乐的元素,如《晨曦》开头引子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步月吟》中导音的倾向性解决、《乘风破浪》中西洋调式片段的音阶进行等。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刘天华的二胡曲采用的是西洋音乐元素的民族调式,而在这一时期,俞鹏的三首乐曲《d小调即兴曲》《平原竞马》《南胡狂想曲》和储师竹的《始作行进曲》(谱例3)都完全采用了西洋调式,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对二胡曲创作的一种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