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关中地区土地足迹及地类构成》

《表1 关中地区土地足迹及地类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改进三维足迹模型的关中地区土地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改进的三维土地足迹模型核算关中地区1995—2015年土地足迹,结果见表1,可见,1995—2015年关中地区人均土地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从0.391 hm2/人增长至2010年的0.596 hm2/人,增幅为0.205 hm2/人,2015年微幅降至0.524 hm2/人。进一步分析土地足迹地类构成情况,1995—2015年耕地始终为土地足迹的第一大地类,占比80.42%~85.09%,呈现先增后减的微幅波动变化。其中耕地足迹构成组分情况见图2,在20 a的研究期间,关中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由单一粮食主导型向多元谷物蔬果均衡型方向转变,20世纪90年代占据耕地足迹主导地位的小麦占比由57.3%降至36.1%,玉米足迹占比由25.9%增至29.8%。同期蔬菜和水果足迹分别增长了2.9倍和4.3倍,在耕地足迹中占比合计由10.8%增至30.2%,表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趋向于多元化。建设用地作为关中地区土地足迹的第二大地类,占比8.30%~12.18%,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草地足迹占比逐年增高,从4.81%增至7.89%。对草地足迹构成组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图3),猪肉、牛肉和羊肉足迹在草地足迹中占比由1995年的88.5%降至2015年的69.2%,同期奶制品足迹由9.8%增至29.7%,禽蛋足迹也表现出微幅增长变化趋势,反映出关中地区畜牧产品生产向品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水域和林地足迹在土地足迹中的份额较小,其中水域为0.38%~0.77%,林地为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