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关中地区各市足迹广度及地类构成》

《表2 关中地区各市足迹广度及地类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改进三维足迹模型的关中地区土地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关中地区1995—2015年足迹广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微幅增加的变化趋势(图5),由1995年的0.124hm2/人降至2010年的0.111 hm2/人,后微幅增长至2015年的0.113 hm2/人。对关中地区足迹广度构成组分进行分析,其中耕地足迹广度对区域足迹广度贡献度最高,其占比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80.24%降至73.21%;作为第二大组分的建设用地则表现出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由14.48%增至19.14%;除草地足迹表现出微幅下降的趋势外,水域和林地足迹广度均表现出微幅上升的变化趋势。计算关中地区各市1995—2015年足迹广度可知(表2):关中地区5个市足迹广度在1995年依次为咸阳>铜川>渭南>宝鸡>西安;2005与2015年各市足迹广度大小排序相同,为铜川>渭南>咸阳>宝鸡>西安。西安足迹广度在研究期间均处于末位,主要原因在于西安相较关中地区其余4市拥有绝对高密度的人口。从各市足迹广度构成组分变化中,可以很明显看到耕地组分对关中地区5个市足迹广度具有绝对高度贡献度,占比高达58.8%~89.7%(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对应西安和咸阳)。1995—2015年耕地足迹广度在5个市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西安、咸阳2市耕地足迹广度下降幅度显著,降幅分别为0.016 hm2/人和0.019 hm2/人。建设用地作为各市足迹广度的第二大组分,在各市均表现出微幅上升趋势;草地足迹广度在5个市中表现较为稳定,除1995—2000年间均表现出微幅下降趋势外,2000—2015年间均保持稳定态势;林地足迹广度在5个市中均表现出微幅增长趋势,且2010—2015年增长幅度较之前明显增大,这主要与关中地区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倡议有关;水域足迹广度表现较为稳定,西安、渭南两市在2010—2015年水域足迹广度表现出微幅增加的趋势,说明2011年实行的渭河综合整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