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外媒体焦山碑刻数字展览报道情况》

《表1 中外媒体焦山碑刻数字展览报道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交互叙事理论的焦山碑刻数字文化传播设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受到江苏省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支持,焦山碑刻数字展览在江苏大学图书馆于2018年5月开展,展览时间持续一周,江苏大学师生和镇江书法艺术爱好者三千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活动中访谈了三十位观展人士,年龄分布为18~55岁,男性、女性各十五人。对文化传播效果进行定性研究,发现受众主要根据围观人群数量、个人兴趣爱好及可支配时间长度这三个因素来选择体验顺序,控制体验时间。采访的三十位受众中二十六位表示交互情节设计合理,体验顺畅,四位表示操作略感生涩,不太习惯,但能够完成整个体验。三十位受众均表示能学习到新知识,感受到焦山文化氛围,总体效果良好。其次,观展过程中“讨论”是文化体验的重要部分。根据现场视频记录分析,受众的交流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体验前、体验中、体验后。体验前交流包括操作指导、疑惑提问等;体验中交流包括碑刻描述、情境叙述、感受表达等;体验后交流包括操作难易度评价、项目推荐、延伸思考等。这些交流极大地扩展了受众对文化主体的认知,加深了文化记忆,形成了良好观展氛围。展览后丁超、方立东、任乃飞三位专家均表示活动有效创新了传统文化传播模式,为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宣传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展览后期,同年7月24日至28日,京都情报大学院、日本NPO文化艺术国际协会与江苏大学一起在日本京都美术馆和京都国际交流会馆举办了京都站巡展,参加人数五百余人次。国外媒体认为此活动是对焦山碑林书法艺术传播的成功尝试,对活动的组织策划表示赞赏。传播活动期间中外十余家公众媒体和自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