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7—2018年不同类型晚稻产量差异》

《表2 2017—2018年不同类型晚稻产量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同一年份不同晚稻类型间显著性差异(P<0.05,Duncan),**表示P<0.01;*表示0.01≤P<0.05;ns表示P≥0.05。下同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双季晚稻产量表现因选择品种和年份不同而有所差异。2年平均产量依次为籼粳杂交稻(9.16 t·hm-2)、杂交粳稻(8.05 t·hm-2)、晚籼稻(7.91 t·hm-2)和常规粳稻(6.90 t·hm-2);品种及其年际间变幅分别为10.49%、10.05%、6.31%和15.05%。不同品种类型间以籼粳杂交稻的产量最高,除其2017年与晚籼稻无显著差异外,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晚稻,分别增产13.4%—35.3%(2017年,不含晚籼稻)和14.0%—30.9%(2018年);杂交粳稻的产量虽低于籼粳杂交稻,但比常规粳稻高14.8%—19.3%(2017和2018年);杂交粳稻与晚籼稻产量差异因年份不同而有所差异,2017年较晚籼稻显著降低9.3%,而2018年显著增加13.4%;常规粳稻的平均产量最低,较晚籼稻减产1.2%—24.0%,但产量因品种和年份不同变幅较大,如2018年,嘉58、南粳46、秀水134,产量在8.0 t·hm-2以上,要显著高于当年的晚籼稻,这说明双季常规粳稻仍存在巨大的产量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