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乳腺癌疾病相关的靶点》

《表3 乳腺癌疾病相关的靶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草-枳壳活性成分抗乳腺癌作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TCMSP和TTD为平台,通过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甘草-枳壳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模型,获得甘草-枳壳活性成分-乳腺癌靶标网络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网络总共包括133个节点,化学成分116个,粉色节点表示乳腺癌药物靶点,有17个;蓝色节点表示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甘草活性成分,有109个;绿色节点表示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枳壳活性成分,有6个;紫色节点表示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枳壳、甘草共有的活性成分,有1个;网络图中有400个乳腺癌靶点-相互作用靶标对。网络分析结果表示,主要的网络拓扑参数如下,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为0,网络直径(network diameter)为1,平均相邻数目(Avg.number of neighbors)为5.985。图3结果进一步显示,枳壳中的橙皮素、谷固醇、川皮苷等成分作用于热休克蛋白HSP90-α;L-柠檬烯、柚皮苷、川陈皮素成分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Ⅱ;甘草中的槲皮素成分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桑辛素、异甘草素、食脂素等成分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异甘草素、美迪紫檀素、异鼠李素等成分作用于雌激素β受体;桑辛素、甘草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成分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山柰酚、柚苷配基、甘草查尔酮A等成分作用于Bcl-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