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胶州湾各调查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

《表2 胶州湾各调查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知,S1站的年平均栖息密度最高,为225.00 ind/m2,S9站的最低,为50.00 ind/m2,平均生物量最高与最低站位分别为S9[121.29g(AFDW)/m2]、S12[1.16 g(AFDW)/m2];次级生产力在各站位的变化趋势与年平均生物量相似,仍在S9和S12站点取得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34.45[g(AFDW)/(m2·a)]、1.45[g(AFDW)/(m2·a)],S1仅次于S9,为31.18[g(AFDW)/(m2·a)];P/B分布情况与之相反,最大值在S12站,为1.25/a,在S9站有最小值,为0.28/a;图2也表明在S1和S9形成次级生产力的两个高值中心区,向四周减小,而P/B值在S6、S7和S12站形成3个高值区,低值中心区出现在S9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