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杭州湾和三门湾近20年来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

《表3 杭州湾和三门湾近20年来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杭州湾和三门湾拖网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表3),发现自2001年开始直到2018年,长臂虾科始终是杭州湾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优势地位十分稳定。杭州湾海域的人类活动频繁,污染较为严重(贾海波等,2014),以长臂虾科为食的鱼类数量锐减,给长臂虾科的种群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广盐的特性也适宜在环境因子变化剧烈的河口生存。从时间尺度上看,杭州湾优势种的种类出现减少的趋势,种类最多的是2001年有9种,最少的2017年仅剩2种,优势种对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Smith et al,2003),其种类的减少显然会对该海域生态功能产生影响。相比杭州湾历史资料,三门湾的历史资料更少,且与本研究差异较大,不存在相同的优势种。采样工具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使用的阿氏拖网用于采集底上动物和底游动物,而采泥器采集的多是底内动物,表中杭州湾的历史研究采用不同的采样工具得到的优势种数据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底上动物和底游动物都是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能够影响底栖群落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Bradshaw et al,2003),底上动物和底游动物调查数据的补充对杭州湾和三门湾的底栖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