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中国沿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比较》

《表5 中国沿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该研究涉及红树林、鱼塘和光滩三种生境,但仅引用光滩数据。

为了解闽江河口区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水平,本文将研究结果与福建省内其他临近的潮间带区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表5)。通过比较5个潮间带区域的研究发现,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低于同安湾和漳江口,这两个潮间带区域前者为人工种植红树林区,后者分布天然的红树植物种类,但两片红树林区均因为有机污染的原因出现大量小个体的寡毛类沼蚓,例如漳江口密度最占优势的寡毛类平均栖息密度达2 633.8 ind·m-2,占总栖息密度的79.16%(吴辰等,2013);可见生境类型和环境因子中的碳氮水平将通过影响机会种的繁殖而影响平均密度水平。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低于同安湾(Zhou et al,2010)和罗源湾(杜永芬等,2012),而高于海坛海峡(吕小梅等,2008)和漳江口,其中海坛海峡为光滩生境,其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在5个潮间带区域均处最低水平,而漳江口潮间带区域的次级生产力低于闽江口,但两者差异不是很大。在P/B值方面,闽江口的P/B值最高,为2.31 a-1,表明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平均世代更替速度大约每年2.31代。而其他4个潮间带区域的P/B值在1~2 a-1之间,代表其物种更替速度较闽江口慢,往往出现的是相对较大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