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各处理间作优势与种间相对竞争能力》

《表4 各处理间作优势与种间相对竞争能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水分胁迫下的小麦/玉米间作群体响应机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

间作群体根系的错位分布有利于促进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充分利用。由表4可知,非胁迫(T3)下的间作群体其土地当量比(LER)均高于1,分别达到了1.21~1.24,其相对于同等面积单作时的产量增加2 049~2 260 kg/hm2,增产32.66%~35.73%,说明间作优势明显。轻度的水分胁迫处理(T4)非但未降低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反而小幅提升了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相应的其相对于同等面积单作加权平均产量增加了2 276~2 393 kg/hm2,较非水分胁迫下T3处理增产量增加了133~227 kg/hm2,说明间作群体能够应对轻度的干旱缺水情况而不造成间作优势降低,具有一定的抵抗水分胁迫逆境的能力。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T5),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开始快速下降,由原来的1.21~1.24下降到1.04~1.07,下降了13.71%~14.05%,较非胁迫处理(T3)的增产量下降了1 434~1 477 kg/hm2,下降幅度达65.35%~69.98%,但仍存在间作优势。当水分胁迫达到田间持水率的70%时(T6),间作优势彻底消失,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变为0.84~0.85,其相对于同等面积单作时的产量增加量变为-874~-838 kg/hm2。可见,要想当地小麦/玉米间作群体存在间作优势,每水最少要满足间作群体80%左右的田间持水率。此外,通过对表4中间作群体的偏土地当量比分析还可得出,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大,间作群体内小麦与玉米的偏土地当量比均在明显下降,但玉米的偏土地当量比(PLERm)下降速率快于小麦(PLERw),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间作群体内部随水分胁迫增加导致间作小麦对水分的捕获能力增强,减少了间作玉米应获得的水量,从而加快了间作玉米的偏土地当量比下降速率。由表4还可看出,不同间作处理内小麦的相对竞争能力均弱于玉米,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间作群体的种间相对竞争能力在小幅上升后逐渐减小(Awm的绝对值逐渐趋向于0),这间接证明了随着水分胁迫的逐渐提升,间作群体根系在不断下扎吸水过程中群体内部两作物根系间的交叉叠加范围在不断减小,进而降低了小麦相对于玉米对自然资源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