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3—2017年各处理下甜玉米//大豆间作物系统中甜玉米、大豆和系统产量3因素方差分析》

《表1 2013—2017年各处理下甜玉米//大豆间作物系统中甜玉米、大豆和系统产量3因素方差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减氮对华南地区甜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9季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甜玉米、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呈明显的生产季节动态变化(图2),不同处理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甜玉米、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均受到不同生产季节气候条件的影响。3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1),不同年季对甜玉米和大豆产量都有极显著影响(F=126.31***,102.493***),甜玉米产量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显著高于春季,2016年春秋两季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017年春季显著高于秋季(图2A);大豆产量2014年秋季显著高于春季,而2017年春季显著高于秋季(图2B)。种植模式对甜玉米和大豆产量也都有极显著影响(F=1 155.714***26.643***),9季中单作甜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两种间作甜玉米,各年季相同施氮水平下S2B3甜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S2B4(2015年春季除外)(图2A) ;9季中单作大豆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大豆,相同施氮水平下两种间作大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图2B)。施氮水平对甜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F=3.165*),2016年春季S2B4-N2的甜玉米产量显著高于S2B4-N1(高11.86%),其他年季相同种植模式中N1与N2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季和种植模式的交互作用对甜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F=3.987***)。年季之间不同处理系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与甜玉米、大豆产量变化趋势相似(图2A、2B、2C),不同年季、种植模式对系统总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F=145.124***,165.376***)(表1) 。2014年秋季不同处理系统总产量均显著高于春季,而2017年秋季不同处理系统总产量均显著低于秋季;2013年秋季、2014年秋季、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秋2季相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系统总产量均显著高于甜玉米单作(图2C)。本试验为“替代型”间作[27],间作处理中两种作物的种植密度均小于相应的单作处理,虽然间作作物9季的平均产量显著低于相应的单作处理且与间作种植比例正相关(表2),但间作系统总产量显著高于单作甜玉米(高35.21%),无论是单作还是间作本试验的两个施氮水平下平均产量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