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东、中、西部区域异质性分析》

《表8 东、中、西部区域异质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1,**p<0.05,***p<0.01(双尾)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数字为t统计量。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区域跨度大,无论是经济发展质量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都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具有不同产业结构、市场容量和创新能力,即使是均等化的政策干预,在不同区域所获得的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包括了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城市,显然是将区域差异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进了政策试点当中,以提高政策试点的代表性。为了检验不同区域中新型城镇化政策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本文将样本数据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性样本,并基于(1)式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分析。表8报告了东、中、西三个地区数据的模型估计结果。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政策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显著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政策强调要兼顾东部和中西部巨大的发展差异,针对中西部地区给予了一定的倾斜性支持,培育中西部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新型城镇化政策。但是,事实上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有效利用了新型城镇化政策带来的好处,实现了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发展相对落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人才支撑不足的中西部地区,未能有效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机遇。显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还是未能有效考虑到区域发展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政策的调适性,对于中西部城市发展,可能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