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影响手掌参株高及密度前2个主成分的负荷量》

《表5 影响手掌参株高及密度前2个主成分的负荷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环境因子对手掌参种群分布及生长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5看出,Z1对总方差的贡献率为51.896%,Z2对总方差的贡献率为40.127%,二者累计贡献率92.022%,即前2个主成分反映了全部指标92.022%的信息总量。植株均高,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与西南手参植株均高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9和0.968,说明西南手参植株均高与第二主成分的相关程度极高,与第一主成分几乎无相关性。在第二主成分中,土壤含水量的负荷量为0.841,空气湿度为0.976,光照强度为-0.852,人为干扰强度为-0.864。表明,对西南手参的株高而言,在原生境中较高的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是有利因素,过强的光照和人为干扰则为不利因素。植株多度,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与西南手参多度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和0.113,说明西南手参多度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程度较高。在第一主成分中,海拔、坡位、土壤pH、坡度的负荷量分别为0.953、0.981、0.854和0.694,表明在色季拉山分布区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坡位的下降,西南手参的植株多度呈增加趋势,坡度过大不利于西南手参种群密度的增加。有机质和气温的负荷量分别为-0.892和-0.964,表明生境土壤肥沃和生长季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西南手参种群密度的增加。原生境土壤pH降低,有利于手掌参种群密度的增加,其本质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丰富,土壤pH越低,进而使手掌参密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