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5个向日葵小核盘菌菌丝亲和组92株菌株的组间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

《表2 5个向日葵小核盘菌菌丝亲和组92株菌株的组间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小核盘菌的菌丝亲和组类型及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和交配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中数据为平均数±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Duncan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Data are mean±SD.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5 level by 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5个MCG菌株的菌落直径介于5.11~6.16 cm之间,其中MCG1菌株的菌落直径最大,为6.16 cm,显著大于其它4个MCG菌株的菌落直径(P<0.05,表2)。在MCG1中,XA11和WKXC6菌株的菌落直径最大,为7.70 cm,SA15菌株的菌落直径最小,仅为4.30 cm(表3);MCG1和MCG2组内各菌株菌落直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MCG3和MCG5组内各菌株菌落直径之间也存在差异,但显著性不及MCG1和MCG2;MCG4组内除了SB5和SB6菌株与其它10个菌株的菌落直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菌株的菌落直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5个MCG菌株的菌核形成量介于0.148~0.158 g之间,5个MCG之间均差异不显著(表2)。而组内各菌株的菌核形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MCG2中,XA24菌株的菌核形成量最多,为0.220 g,DMQ6菌株的最小,仅为0.090 g(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