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Ⅱ型(中)黄萎病菌株(25个)对茄子鉴别寄主的致病力》

《表4 Ⅱ型(中)黄萎病菌株(25个)对茄子鉴别寄主的致病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80个供试菌株均能引起3个茄子鉴别寄主苗期不同程度发病,表现出叶片黄化,维管束变褐等典型的症状,可划分为强(Ⅰ型)、中(Ⅱ型)、弱(Ⅲ型)3个类群。其中Ⅰ型菌株21株,平均病情指数42.6~62.8,占测试菌株的26.25%(表3);Ⅱ型菌株25株,平均病情指数31.7~39.7,占测试菌株的31.25%(表4);Ⅲ型菌株34株,平均病情指数16.5~30.8,占测试菌株的42.50%(表5)。可见,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株致病力分化明显,其中弱(Ⅲ型)致病类型菌株分布广泛,占侵染危害的主导地位;而中(Ⅱ型)、强(Ⅰ型)致病类型的菌株侵染破坏性强,两者总量已经超过了弱致病力菌株,占测试菌株的57.50%,常引起落叶型黄萎病,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佳木斯、牡丹江、密山、大庆及吉林省梅河口、吉林、延吉等地;内蒙古、辽宁等地茄子黄萎病发生危害少,采集病样少,现有菌株中多为弱致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