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样本的采集地点、标本凭证和基因登录号》

《表1 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样本的采集地点、标本凭证和基因登录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分布的华南湍蛙形态、系统发育与分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模式产地。

共收集了14个湍蛙肌肉样本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其中:2个来自贵州省黄平县朱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107°39′31.70″E,26°54′19.66″N,海拔869m),2个来自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45′57.83″E,27°50′12.34″N,海拔604 m),1个来自贵州丹寨县排洞镇(108°07′47.13″E,26°11′42.11″N,海拔1 397 m),1个来自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17′20.15″E,26°26′19.81″N,海拔868 m),5个来自贵州省麻江县龙山乡(107°44′29.10″E,26°25′10.22″N,海拔739m),2个来自贵州省习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6°04′12.91″E,28°24′01.66″N,海拔1 156 m),1个来自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7°04′24.82″E,28°09′34.96″N,海拔846m)。样品采取安乐处死[《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GB/T 35892—2018)]后,保存在95%乙醇中并置于-40℃冰箱中储存,所有样品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标本室(GZNU)。这些样品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