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城乡医保筹资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表3 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城乡医保筹资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水平的分析与预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和*分别示在0.01、0.05和0.1上显著。

表2显示的固定效应模型解决了个体差异的遗漏变量问题,而表3显示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不仅考虑了个体效应,又同时考虑时间效用。由表3可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城乡医保筹资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样本量为217个(31个省份×7年),3个不同的筹资水平为因变量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R平方值分别为0.59、0.64和0.64。2012—2017年6个时间变量均在显著水平为1%时是统计显著的(除了URBMI的2012年),并且该变量的系数大于0,意味着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逐年增加,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逐渐提高。平均来说,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2012年较2011年,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提高了65.72元[(51.75+77.28+68.12)/3];2013年较2011年,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提高了155.83元[(131.60+176.30+159.60)/3];2014年较2011年,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提高了255.80元[(241.70+263.00+262.70)/3];2015年较2011年,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提高了329.30元[(307.00+348.40+332.50)/3];2016年较2011年,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提高了435.30元[(418.50+433.60+453.80)/3];2017年较2011年,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提高了499.07元[(486.90+497.80+5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