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PDSI和SC-PDSI与SMAPI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

《表4 PDSI和SC-PDSI与SMAPI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典型干旱指数在黄河源区的适宜性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相关性显著(P<0.05),下同。

图4所示,总体上在整个研究时段期间SC-PDSI与PDSI变化趋势相似,主要区别在于SC-PDSI较PDSI更为稳定、变化平缓,而PDSI较SC-PDSI在干湿转换过程中的变化更为敏感,变化幅度略强于SC-PDSI。造成2种干旱指数变化趋势相似且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SC-PDSI由PDSI发展而来,两者均基于实际降水量与区域气候适宜时水平衡评估干旱状态,即计算2种干旱指数所依据的原理和需要输入参数等相同,这造成二者变化趋势相似。但PDSI的气候权重及持续因子为经验估值,而SC-PDSI的气候权重及持续因子则来源于自校准过程,也就是使用气象台站观测资料计算气候权重及持续因子,这使得二者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依据PDSI、SC-PDSI与各层SMAPI相关系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表4所示):SC-PDSI与深层土壤和浅层土壤的SMAPI相关性显著且大于PDSI,所以在黄河源区,较PDSI而言,SC-PDSI更适合于该区域干旱状态的评估,原因是气候权重及持续因子的动态调整对于PDSI的计算结果影响在该区域比较显著。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SC-PDSI、PDSI与SMAPI的相关系数整体有显著减小的趋势,其中在0.05 m处两干旱指数与SMAPI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r=0.61和r=0.47,而0.40 m处最小,相关系数仅为r=0.42和r=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