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香港永久性居住屋宇单位分类[7]》

《表1 香港永久性居住屋宇单位分类[7]》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文化认同视角审视香港发展机遇与应对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1954年开始的“徙置大厦计划”到1961年的“廉租屋计划”、1972年的“十年建屋计划”、1976年的“居者有其屋”计划、1978年的“私营部门参建计划”、1987年的“长远房屋策略”、1990年的“夹心层计划”、1998年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等[5,6],香港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止2019年,共有285.3万套住房,其中公营住房124.9万套(包括公营租住房屋单位和资助出售单位),43.8%的人口居住在公营永久性房屋中(表1)[7]。但由于公屋居住面积小,且申请轮候时间长,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在2019年6月底,约有1479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08200宗配额及记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4年,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2.9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