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酞菁半导体材料光催化C–H活化效果》

《表1 不同酞菁半导体材料光催化C–H活化效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太阳光照下酞菁类有机半导体光催化C-H活化合成联芳基功能材料》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产率为核磁产率

为了探究不同酞菁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反应活性,首先以硝基苯重氮盐(1a)和噻吩(2a)作为反应底物(其中噻吩用量为重氮盐的十个当量,溶剂采用超干的DMSO,N2氛围下),直接太阳光照射进行反应.实验中采用的酞菁类催化剂用量为重氮盐的1%.通过对一系列酞菁类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反应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酞菁类有机半导体均可以起到光催化C–H活化的效果,但是不同的酞菁半导体作为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差异明显.表1为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所得芳基化产物(4a)的产率统计数据,相关表征数据见实验部分.对于不同金属的酞菁材料催化活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iOPc及F16-TiOPc的催化活性要高于Pc,且TiOPc的催化活性最高;CuPc/MnPc/NiPc/FePc/CoPc等酞菁类材料的催化活性要低于Pc.这种有意思的现象或许与不同酞菁材料的带隙相关,不同的金属将对带隙产生不同的影响.Pc作为有机染料,带隙为1.40 eV[36],本身具有吸光性能,与卟啉[25]表现出相似的催化性能.金属酞菁,如CuPc带隙为1.60~1.70 eV[37,38],带隙宽度大于Pc吸收光谱蓝移,减少了对太阳光的吸收,从而表现出低于Pc的光催化效率.TiOPc带隙在1.1~1.2 eV[39],小于Pc的带隙宽度,吸收光谱红移,光谱吸收范围拓宽,对太阳光的吸收增加,从而表现出高于Pc的催化效率.而F16-TiOPc吸电子基团的引入,对于带隙的影响有限,F取代后的TiOPc材料可能减少激发态的电子转移给出从而使得F16-TiOPc的催化活性低于Ti O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