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耕地保护转型内容与路径》

《表1 耕地保护转型内容与路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70年:历史嬗变、现实探源及\t路径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共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融合式发展,助推了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规范生长,使耕地数量保持在安全状态。但有毒农产品事件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却成为热点议题,因而国家为切实保障耕地质量、修复生态环境出台系列文件:2012年《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提出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的“三位一体”新内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强调耕地占补产能(数量、质量、生态)本质的平衡保护[37]及意义呼应,破解“占优补劣”的空间失衡状态,标志着耕地保护进入战略转型期(表1)。这一时期,一是耕地保护概念内涵更加关注数量与质量的空间联系,即以耕地占补产能平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耕地保护战略思维发生转变,形成质量与数量的协调保护,即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要落实到田块,并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持续强调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质量建设;三是休养生息背景下的轮作休耕制度转型,形成耕地质量与生态的统一保护,明确耕地综合治理与系统修复的具体要求,而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空间互动关系则成为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科学治理的重要抓手;四是确立了“严保、节约、统筹、创新”的保护原则,明晰了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任务,坚持政策体系的管控与建设并进、激励与约束并重,坚持差别化管理与全面统筹协调(国家、省、市、县),耕地保护过程中的权责利逐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