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88~2017年我国各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变化情况单位:》

《表1 1988~2017年我国各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变化情况单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大豆生产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演变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大豆生产规模指数测算结果分析,近三十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格局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大豆生产一直聚集在东北产区,且从时间序列来看,大豆生产在进一步向东北产区集中,其大豆生产规模指数由1988年45.15%增加至2017年60.87%,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大豆生产规模扩大趋势最为明显,生产规模指数分别由1988年29.91%、3.83%增加至2017年45.31%、12.00%,成为东北产区大豆面积扩张的主力军,而吉林、辽宁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则逐步下降。二是黄淮海流域产区作为我国大豆重点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却在不断缩减,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由1988年36.38%降至2017年19.80%,下降了16个百分点,其中除安徽省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以外,河南、山东、河北、江苏、陕西、山西等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都呈现逐渐下降态势,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降幅最为明显。这些省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的逐渐转移、种植业结构性调整以及大豆经济效益低下,都给大豆生产造成了较大压力,导致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三是长江流域产区大豆生产规模指数逐渐上升,由1988年8.99%增加至2017年13.90%。其中云南、四川等省份成为大豆新兴产区,生产规模指数增幅较大。南方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在我国则一直处于降低地位,变化较小,大豆生产规模指数略有下降且在3%~6%之间浮动,各省份播种所占比重也保持相对稳定(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