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成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缓和危险分层表》

《表1 成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缓和危险分层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第六届肺动脉高压大会专家意见解读之三——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与药物治疗》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RAP:右心房压力;CI:心脏指数;S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2015年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PAH患者常规进行全面的预后评估,根据10余项经验证具有预后意义的指标,包括临床、功能分级、运动、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来进行危险分层,根据1年预期死亡率将PAH患者分为低危、中危或高危,低危患者1年预期死亡率为<5%,中危为5%~10%,高危为>10%。危险分层有助于指导制定临床诊疗方案及判断患者预后。但该危险分层策略有其局限性:(1)纳入的指标较多,部分检查临床开展较少,不利于临床应用和推广;(2)存在“重叠患者”,即不同预后指标分属于不同的危险级别。近年来发表的多项注册登记研究分别对2015指南的危险分层指标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简化的危险分层策略,仅采用几个关键的预后指标,对预后可以达到相似的预测水平。此外,不同注册登记研究中,对最具预后判断价值的指标是相似的[4-6],即:WHO功能分级(WHO-FC)、6分钟步行距离(6MWD)、N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或脑利钠肽(BNP)、心脏指数(CI)、右房压力(RAP)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这些指标适用于基线和首次随访,满足三个或四个低风险指标,提示预后良好。因此,本次WSPH提出了基于这6项参数新的危险分层策略(表1)。新的分层策略简单、易用,纠正了以往分层策略的不足,利于临床推广应用。需要指出,新的危险分层策略不仅适用于PAH患者的基线评估,也可用于治疗后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