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模型回归结果(2015年数据样本组)》

《表3 模型回归结果(2015年数据样本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三板公司主动摘牌:“逆向选择”还是“优胜劣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分样本回归结果看,表3中Roe系数显著为正,profit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规模越大,越倾向于摘牌,表明“逆向选择”效应较为显著。表3在Out1作为被解释变量时,Vio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在Out2作为被解释变量时,Vio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摘牌存在“优胜劣汰”效应,该效应在强制摘牌样本中十分显著,在主动摘牌样本中未显著体现。控制变量方面,Own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非国企更倾向于摘牌,一方面信贷的所有制歧视(戴静和张建华,2013;张杰等2013)[7][19]导致国企融资难度比非国企低;另一方面,国企做出决策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如非国企灵活。Ind系数显著为正,公司治理规范的企业更倾向于摘牌,从侧面验证了“逆向选择”问题。FSHP系数为正,第一大股东的控制能力越强,公司在进行摘牌决策时更容易达成一致性意见。Num系数显著为负,由于股东人数过多会增加存在异议股东的概率,而股转对于投资者保护存在一定要求11,加大了这类公司摘牌难度。lnSize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摘牌,从侧面证实了“逆向选择”问题。Lev系数显著为正,盈利和企业规模更大更好的企业,在信贷和业务上下游信用政策方面更有优势,因此资产负债率和盈利、规模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该指标显著为正,从侧面证实了“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DI系数显著为正,成长能力好的企业更倾向于摘牌。Zone系数显著为负,非高新园区企业摘牌意愿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