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部分大学车辆工程本科生课程分类统计(门)》

《表1 部分大学车辆工程本科生课程分类统计(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国外高校的本科阶段课程都由必修课、选修课与工程实践环节等部分组成。必修课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与拓展选修,前者是与专业相关的并结合学习兴趣与就业意向的由学生选择的课程,后者主要让学生开阔视野、完备个人素质的其他专业课程。工程实践环节相当于我国的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从表1可以看出,从课程数目上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课程门数普遍较多。一方面是确实国内高校的课程较多,另一方面,国内高校的课程的课时数较少,有很多课程只有18学时,大部分课时数都在30左右,这就造成课程的数目太多,每门课讲得不够细致,只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其次,国内高校的学科基础占太多比例,而专业基础课占比例较少。国内高校的英语课、数学课、思政课以及物理课占用的课程太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基本上都在学习学科基础,只有到大三的时候才开始专业教育,这对学生的培养是极大的浪费。最后,国内高校的实践课程的比例不算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注重了形式,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在理论教学体系方面,国内高校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哲学、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电工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等。各高校学分和学时情况见表2—表3。从表2—表3可以看出,本校的公共基础的学分数在国内高校中占比较低,符合国际化改革的要求,并且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呈递减趋势。本校的专业基础课占比和国内外高校相比也较低。专业必修课、理论和实践学分由于篇幅关系,表格没有列出。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也稍微偏低,和国内高校中相比,理论课学分和学时都比较少,符合教育部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自学环节的要求,实践课程学时的比例与国内各高校相比也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