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历任副教习的记载》

《表1《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历任副教习的记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取材本土:晚清中国外语教师培养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以京师同文馆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5-76.

京师同文馆副教习岗位的设立在学堂办学之初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本土外语教师人才培养路径,既检验了学员的学习成果,也锻炼了副教习的教学技能,同时也应洋务事业发展之急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外语师资极度匮乏的缺口。随后开办的洋务学堂也多从京师同文馆优秀毕业生中吸收外语教习,相当数量的京师同文馆学员成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发展背景下涌现出的首批本土外语教师,他们的出现为本土外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开辟了成长之路和取材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