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在16项人格特征上的差异(t检验)》

《表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在16项人格特征上的差异(t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p<0.05,单边显著;**表示p<0.01,显著;t列()内为负值;

同时,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16PF人格特征进行比较,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两种类别的大学生在16PF人格特征各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在10项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乐群性、敏感性、世故性、独立性和紧张性通过了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具体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乐群性、敏感性、世故性3个维度的得分低于非困难学生,而独立性和紧张性2个维度的得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于非困难学生。同时,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忧虑性通过了水平为0.01的显著性检验,具体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和怀疑性4个维度的得分低于非困难学生,在忧虑性这个维度的得分高于非困难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等6项人格特征上得分差距较小,未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我们应适当降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忧虑性、紧张性,努力提升敢为性、乐群性和兴奋性等人格因素,并针对性地做好健全人格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