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ICAO以尾流距离为基准的最低间隔[4]》

《表1 ICAO以尾流距离为基准的最低间隔[4]》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飞机尾流观测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对于其他前后机组合采用最小雷达间隔。

飞机尾流作为飞机升力的副产物,具有强烈、稳定、空间尺度大等特点[1-2]。在巡航、进近等阶段,由于其留存时间较长,当后机进入前机的尾流区域时,其强烈的涡旋结构所诱导产生的滚转力矩会致使后机机身出现抖动、下沉、改变飞行状态等现象,从而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3-5]。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架F-104在遭遇前机右翼尖端产生的增强性尾流后,突然发生翻转,导致其与前机发生相撞,造成双机坠毁,试飞员与副驾驶丧生等重大损失,这也是世界上首例由尾流引发的安全事故[6]。为了减少前机尾流对后机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民航组织(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专门制定了飞机尾流间隔标准[7-9](详见表1),以保障进离场航空器的运行安全。此标准针对不同的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通过采用固定的前后机飞行距离间隔或固定的前后机飞行时间间隔的方式,来减少后续飞机遭遇尾流的事件发生,从而消除尾流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该标准启动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防止了由于飞机尾流引起的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但随着航空交通运输量的迅猛增长,ICAO所制定的安全间隔标准显得过于保守,如若严格执行将严重限制机场跑道的通行能力,极大地影响机场的运行效率,制约航空运输业的发展[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