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试样经工艺A与工艺B处理后在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硬度》

《表2 试样经工艺A与工艺B处理后在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硬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稳定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样分别经新工艺A(锻坯在1 200℃保温50min,空冷至1 020℃变形20%;然后以10℃/s的速率冷却至900℃,保温1min进行50%的热变形,变形完成后弛豫1 000s,空冷至室温;最后经1 000℃保温30min,空冷至室温,720℃保温100min,空冷至室温)及传统工艺B(锻坯材料加热到1 200℃保温50 min,进行热变形,开始变形温度控制在1 050℃,经多道次变形至最终尺寸后,空冷至室温;然后经980℃保温50min,正火;最后经750℃保温90min,回火)处理后,测试其650℃时效不同时间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经不同工艺处理的试样,变形态及热处理态硬度基本相同。但经650℃时效后,相同时效条件下,工艺A试样显微硬度较高。而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工艺A试样硬度降幅较小,性能退化缓慢。在650℃时效1 000h后,工艺A试样组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工艺B试样组织则发生了回复,如图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