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5—2016年我国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
提取 ⇩
《中国城市物流发展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
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代表性及研究设计的需要,本文从物流业投入和产出的角度选择物流业从业人员、公路通车里程和货运量3个指标综合评价我国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其中,物流业从业人员数使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从业人员数。为进一步消除地区地域面积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好地反映物流要素在单位面积上的配置、产出情况,更科学地反映各城市真实的物流发展水平,借鉴Sheffi[23](2014)、刘思婧[12](2018)的研究,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货运量和公路通车里程3个指标分别除以各个城市的国土面积,测算物流业就业密度指标、货运密度和公路密度以反映单位面积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熵权法测算285个样本城市2005-2016年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全国和东、中、西三大经济板块城市物流平均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表1显示,我国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平均值由2005年的0.035增加到2016年的0.074,增幅达110.51%,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板块内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异质性发现,2005-2016年,我国城市物流平均发展水平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的烙印,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不平衡空间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标准差发现,东部地区标准差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说明东部地区城市间物流发展水平差距最大,从标准差的动态演化态势来看,全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图表编号 | B16661000442666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作者 | 王东方、董千里 |
研究主题 | 中国城市物流发展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 |
出版单位 | 武夷学院商学院、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1 2005—2016年我国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的人还看了
-
- 表9 系数a: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 表7 系数a: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 表5 相关性: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 表1 我国主要城市物流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我国主要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 表5 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间物流引力和物流隶属度
- 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综合评价与协调发展研究
-
- 表5 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间物流引力和物流隶属度
- 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综合评价与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