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能学机理的新探讨》
作者 | (美)拉克尔(E.Racker)著;林哲甫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5 |
出版时间 | 198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31·12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45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前言………………………………………………………i1
1.伤脑筋的事情对你有好处1
1.1开场白1
1.2什么是氧化磷酸化作用?5
1.3我们是怎样测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7
1.4拆离膜的第一个手段9
1.5偶联因子F1的异位性质12
1.6电子显微镜观察15
1.7拆离颗粒的离析18
1.8氧化磷酸化的重组24
2.1论生命的起源29
2.光合磷酸化作用29
2.2光合磷酸化中的电子传递途径30
2.3另外一些和线粒体相似的地方33
2.4一个偶联因子的拆离35
2.5叶绿体中的质子迁移40
2.6叶绿体膜的不对称装配43
2.7光合磷酸化作用的逆转45
3.膜的功能与结构、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机理48
3.1概述48
3.2膜的功能与结构49
3.3磷酸化作用与电子传递的偶联机理55
3.4关于一些实验问题的探讨63
4.1 偶联装置中的局部反应及其组成成分71
4.偶联装置71
4.2 由ATP驱动的质子泵92
5.氧化链与线粒体内膜的局部解剖学94
5.1氧化链的分析95
5.2氧化链中的催化复合体及个别催化剂的离析96
5.3氧化链的三个段落99
5.4氧化链的局部解剖学106
6.氧化磷酸化的拆离与重组114
6.1 概述114
6.2线粒体膜与叶绿体膜功能的重组116
6.3 盐杆菌(Halobacteriumhalobium)质子泵的重组以及由视紫红质催化的光合磷酸化的重组131
7.1 概述134
7.离子泵的重组及其作用机理134
7.2离子泵的重组135
7.3从拆离与重组实验中我们能了解到些什么?144
8.能量代谢的控制159
8.1氧化作用的控制159
8.2巴斯德效应163
8.3竞争机理163
8.4肿瘤细胞中的高水平需氧糖酵解作用(瓦布格效应)168
8.5 肿瘤细胞的ATP酶170
8.6肿瘤细胞离子泵的修复174
略语表183
参考文献186
索引198
1980《生物力能学机理的新探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拉克尔(E.Racker)著;林哲甫译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生物力能学 化学渗透理论介绍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生物力能学 化学渗透理论介绍
- 1987
-
- 新生理学 (上卷) 动物的机能编
- 1960年03月第1版 医学书院
-
- 新生理学 (下卷) 植物的机能编
- 1961年01月第1版 医学书院
-
- 数理理论新探讨 2 动力学之谜与美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新物理探讨 第5集
- 1977
-
- 大学物理教学探讨
- 1995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新探
-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生物学对生命本质的探讨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植物生理学的分子探讨
- 197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生产力问题的哲学探讨
- 1993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核子能力学的物理基础
- 1956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 共产主义道德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