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 生态学探讨》
作者 | (美)尼贝肯(Nybakken,J.W.)著;林光恒,李和平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9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70943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035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海洋环境导言1
水的性质1
化学组成1
物理和化学性质1
海水4
基础海洋学7
大洋的地理和地貌7
温度和垂直分层现象9
水团和环流10
某些生态学原理18
术语和定义18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18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0
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20
生态控制与调节22
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比较23
物理和化学差异23
结构和功能差异24
海洋环境的划分26
世界大洋主要区带27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浮游生物和浮游生物群落29
术语和定义29
浮游植物30
硅藻30
甲藻31
其他浮游植物32
浮游动物33
桡足类33
其他浮游动物33
漂浮机制39
原理39
减轻超重39
改变表面阻力40
水运动41
初级产量42
初级生产力43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44
现存量45
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46
物理和化学因素46
光46
养分49
湍流和临界深度52
生产力的地理变化53
热带海洋53
温带海洋53
极区海洋53
沿岸和近岸水域的生产力55
摄食活动56
桡足类生活史58
垂直迁移60
浮游植物的季节演替62
参考文献63
第三章大洋自游生物65
大洋自游生物的组成65
环境条件67
大洋自游生物的适应68
浮力68
运动70
阻力面和体形72
防御和伪装75
感觉器官77
回声定位78
繁殖和生活史79
迁移84
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特殊适应85
自游生物生态学88
摄食生态学和食物网88
参考文献94
第四章深海生物学96
区带96
深海采样97
环境特征99
光101
压力101
盐度102
温度102
氧103
食物103
深海生物的适应105
深海的生物发光111
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113
动物区系组成113
多样性114
生活史型式117
加拉帕戈斯断裂带118
中层水域生物群落生态学119
深海散射层119
种的组成和分布120
食物和摄食121
中层水域生物的生活史类型122
参考文献123
第五章浅水潮下带底栖生物群丛及幼体生态学124
范围和定义124
环境条件124
底栖生态学125
底内动物群丛125
幼体生态学126
幼体类型和发育方式127
幼体生态学和生物群落的建立129
生活史130
生物的相互作用132
竞争和垂直分布134
大型海藻床137
结构和分布137
生态学和生活史138
海草生物群落142
组成和分布142
生产力143
生态学144
某些特殊的生物群落146
海笔生物群落146
海肾生物群落148
扁形海胆生物群落148
南极海域底栖生物群落149
参考文献152
第六章潮间带生态学153
环境条件153
潮汐153
温度157
波浪的作用157
盐度158
其他因素158
潮间带生物的适应159
抗失水性159
热平衡的维持160
机械应力161
呼吸161
摄食161
盐度压力162
繁殖162
岩岸162
区带162
分带的原因164
物理因素164
生物因素167
小范围分布型式172
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概述175
水平分布型式177
演替177
年龄结构178
潮间带水坑178
沙岸179
环境条件180
生物的适应182
生物类型183
摄食生物学184
区带和群落结构185
泥岸187
物理因素187
生物的适应187
生物类型188
摄食生物学和营养结构189
区带191
潮间带鱼类191
鸟类192
参考文献193
第七章间隙生物生态学194
定义194
环境特征194
间隙生物小群落的组成197
沙栖生物的采样和取出202
适应203
生活史204
生态学205
种的丰度和分布208
参考文献208
第八章河口和盐沼209
河口类型209
河口的物理特征212
盐度213
基质213
温度215
波浪作用和水流215
混浊度216
氧216
河口生物区系216
动物区系组成216
河口植被218
河口浮游生物219
河口生物的适应220
形态适应220
生理适应220
行为适应222
河口生态学223
生产力、有机物和食物源223
浮游生物周期224
食物网225
盐沼227
定义和特征229
环境特征229
生物的组成和分布229
群落外貌和区带231
生产力232
相互作用和食物网233
参考文献234
第九章热带生物群落235
珊瑚礁235
珊瑚礁分布和限制因素235
珊瑚的构造237
珊瑚礁类型239
珊瑚礁起源240
珊瑚礁组成241
珊瑚的分布和珊瑚礁区带242
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245
生产力246
造礁珊瑚生物学247
营养247
生长和钙化作用247
性成熟、繁殖和补充250
种间相互作用和珊瑚礁生态学250
竞争作用250
捕食作用251
摄食作用252
藻类在珊瑚礁系统中的作用254
珊瑚礁鱼类生态学254
珊瑚礁灾难性死亡和恢复261
红树林262
构造和适应263
分布265
红树林的物理状况265
区带265
有关生物268
演替和死亡270
考考文献271
第十章共生关系273
定义和范围273
藻类与动物间的共生关系273
共生关系的类型和组成273
共生关系的起源275
藻类-无脊椎动物间共生关系的分布275
由于共生关系引起的变化276
共生关系的意义278
虫黄藻的定居和传递280
动物间的共生关系280
共生关系的类型281
共生关系的起源287
由于共生关系引起的变化288
共生关系的意义290
发光细菌291
参考文献292
第十一章人类对海洋的影响293
渔业293
主要渔区293
主要商业种类295
可维持的捕捞量与前景297
资源开发过度299
共同的悲剧302
海洋管理302
新的鱼类资源303
海水养殖304
历史和范围304
养殖种类304
产量305
海水养殖发展中的问题和局限性305
污染306
石油306
污水和垃圾307
化学药品309
其他各种污染问题310
结语311
参考文献311
补充参考文献312
中英文名词对照322
1991《海洋生物学 生态学探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尼贝肯(Nybakken,J.W.)著;林光恒,李和平 1991 北京:海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海洋生态学
- 1990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文集
- 1986
-
- 海洋生物学
- 昭和37.04 恒星社厚生閣
-
- 海洋生物学
- 1982
-
- 海洋生物学实验
- 1982
-
- 海洋生物
- 恒生银行有限公司
-
- 海洋生物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海洋污染生物学
- 1991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海洋生物学辞典
- 1994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海洋微生物学 深海
- 196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生物学对生命本质的探讨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海洋低温生物学
- 1984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海洋生态学导论
-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文集
- 1986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海洋生物 帮你进行科学探索
- 1982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