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子线路 第2版 上》
作者 | 武汉大学《电子线路》教材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7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10098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63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电路分析与信号简述1
1.1电压源和电流源1
1.1-1 独立源1
1.1-2 受控源3
1.2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3
1.2-1 叠加定理4
1.2-2 戴文宁定理6
1.2-3 诺顿定理7
1.2-4 密勒定理7
1.3双口网络简介9
1.3-1 双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和网络参数9
1.3-2 网络函数14
1.4信号的频谱分析17
1.4-1 信号的类型与特点17
1.4-2 周期信号的频谱19
习题与思考题22
第二章半导体器件的特性25
2.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25
2.1-1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特性25
2.1-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29
2.2PN结32
2.2-1 PN结的形成33
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35
2.2-3 PN结的伏安特性38
2.2-4 PN结的击穿39
2.2-5 PN结二极管的电容41
2.2-6 不对称结43
2.3半导体二极管44
2.3-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44
2.3-2 二板管的伏安特性45
2.3-3 二极管的动态电阻47
2.3-4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47
2.3-5 二极管应用一例——限幅器48
2.3-6 稳压二极管49
2.4晶体管51
2.4-1 晶体管的结构51
2.4-2 晶体管内载流子的运动规律52
2.4-3 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作用55
2.4-4 晶体管的共射极特性曲线58
2.4-5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62
2.5场效应管67
2.5-1 结型场效应管68
2.5-2 绝缘栅场效应管74
2.6集成电路的制造和特性79
2.6-1 硅平面管工艺80
2.6-2 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工艺82
2.6-3 集成化晶体管和二极管84
2.6-4 集成化电阻和电容元件85
2.6-5 集成电路的特点86
附录2.1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87
习题与思考题88
第三章放大电路基础92
3.1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92
3.1-1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92
3.1-2 作出负载线,确定静态工作点94
3.1-3 绘出iB、iC、vOK的波形,求放大倍数98
3.1-4 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102
3.2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法103
3.2-1 晶体管的h参数及其等效电路104
3.2-2 用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基本放大电路109
3.3偏置电路及工作点的稳定113
3.3-1 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113
3.3-2 射极偏置电路115
3.3-3 补偿式偏置电路120
3.4单级放大器的设计121
3.4-1 动态范围和电路参数的关系121
3.4-2 单级放大器的设计方法123
3.5射极输出器和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126
3.5-1 射极输出器126
3.5-2 放大电路三种基本组态的比较131
3.6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32
3.6-1 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概念132
3.6-2 晶体管的混合参数π型等效电路134
3.6-3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38
3.7多级放大器148
3.7-1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148
3.7-2 多级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150
3.7-3 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51
3.8功率放大器153
3.8-1 单管共射功率放大器153
3.8-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157
3.9场效应管放大器161
3.9-1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电路161
3.9-2 场效应管的小信号交流等效电路166
3.9-3 共源放大电路的分析167
习题与思考题169
第四章反馈放大器179
4.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79
4.1-1 反馈的基本概念179
4.1-2 反馈的基本类型181
4.1-3 反馈的一般表达式188
4.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191
4.2-1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191
4.2-2 扩展频带192
4.2-3 减小非线性失真195
4.3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197
4.3-1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197
4.3-2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200
4.4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204
4.4-1 划分基本放大器的原则204
4.4-2 分析步骤206
4.4-3 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206
4.4-4 源极输出器的分析209
4.4-5 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211
4.5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213
4.5-1 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现象213
4.5-2 负反馈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215
4.5-3 反馈放大器的校正方法217
习题与思考题222
1984《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子线路 第2版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武汉大学《电子线路》教材编写组编 198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物理学 第2册
- 195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子线路(第2版)下册
- 1984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工学
- 1983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磁学
- 1978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工学 上册
- 1978年11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最新机械工学シリ一ズ5 金属材料学
- 1971年6月第1版 森北出版株式会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电路 (第三版)上册
- 1989年04月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工学
- 198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邮电中等专业学校试用教材 电子电路 上
- 197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电工学 第2版
-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高等数学 第2版 上
- 196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电子线路 中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高等数学 上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
- 1986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电子线路 上 第2分册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