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史 修订本 第2卷》
作者 | 卿希泰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912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003645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3251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五章 道教在隋至盛唐时候的兴盛与教理大发展1
第一节 隋统治者与道教。隋代道教的基本状况和特色2
第二节 初、盛唐(高祖至玄宗)的统治者与道教31
第三节 道派的融合兴盛。作为唐代道教主流派的茅山宗。楼观道的发展。张天师一系的复起。119
第四节 道教学者的涌现和道教理论的发展。成玄英、李荣的重玄思想。王玄览与《玄珠录》。司马承桢的《坐忘论》与吴筠的《玄纲论》。李筌的《黄帝阴符经疏》171
第五节 道教教义、科仪、经籍的整理与编纂。《道教义枢》对道教教义的编纂。张万福对道教科仪的整理。道经的搜集整理与《开元道藏》的纂修259
第六节 道教学者对天文律历的贡献。孙思邈的医学思想。张果的内丹学说298
第六章 道教在安史之乱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曲折前进346
第一节 中、晚唐统治者的崇道活动。唐武宗“废佛”与道教的关系347
第二节 五代十国帝王的崇道行为。周世宗的“扬道抑佛”政策376
第三节 南岳天台派的传系及其他道派。沈汾及其《续仙传》398
第四节 杜光庭对道教建设的多方面贡献414
第五节 《太平经钞》的出现。《太平两同书》与谭峭《化书》469
第六节 外丹、黄白术的历史发展及唐代主要炼丹著作介绍484
第七节 唐末五代内丹术的由来和发展。彭晓的生平及其内丹思想506
第七章 道教在北宋的复兴和发展525
第一节 宋初统治者对道教的扶持和崇奉。北宋王朝对道教的管理制度526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的道教政策。徽宗崇道废佛。北宋道教与佛教的关系584
第三节 北宋的道派概况。许逊崇拜的发展。茅山宗继续居于主流和“三山”符箓的“混一”趋势。其他派系不明的道士630
第四节 陈抟及其《易龙图》等著述的象数体系。北宋道教对儒家士大夫和理学的影响660
第五节 北宋的《道德经注》和道论的基本特征。张无梦、陈景元的学术思想。蹇昌辰等的《黄帝阴符经》的注解704
第六节 北宋内丹术的渐次兴起。张伯端及其《悟真篇》的基本思想735
第七节 北宋外丹、黄白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及其著作介绍763
第八节 北宋的修道科仪和斋醮科仪。《三洞修道仪》与《太上出家传度仪》。斋醮科仪的变化动向778
第九节 北宋《道藏》的纂修。张君房与《云笈七签》795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大事记818
神仙、人名索引866
名词术语索引889
引书索引903
1996《中国道教史 修订本 第2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卿希泰主编 1996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道教 第2卷
- 1994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外国幼儿教育史 (修订本)
- 1993
-
- 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
- 1983
-
- 中国编辑史(修订本)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修订本)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 宗教史话 (修订本)
- 1981年10月第1版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史 修订本 2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道教史 第2卷
- 199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道教史 修订本 第3卷
- 1996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道教史 修订本 第1卷
- 1996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绘画本中国通史 修订本
- 1996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 绘画本中国通史 修订本 第2卷 秦汉
- 1996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 绘画本中国通史 修订本 第1卷 先秦
- 1996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中国通史简编 修订本 第3编 第1、2册
- 196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语法学史 修订本
- 1997 北京:语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