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领导》求取 ⇩

第一章 气象科学名词解释1

1.1 基本气象要素名词解释1

1.1.1 气温1

1.1.2 气压1

1.1.3 湿度2

1.1.4 风2

1.1.5 云3

1.1.6 雾3

1.1.7 降水3

1.1.8 水平能见度3

1.2 天气学名词解释4

1.2.1 天气图4

1.2.2 等高面和等压线4

1.2.3 等压面和等高线4

1.2.4 天气形势5

1.2.5 高压和高压脊、低压和低压槽5

1.2.6 脊前西北气流和槽前西南气流5

1.2.7 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平直环流)6

1.2.8 南支波动6

1.2.9 “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和“L型高压”6

1.2.10 “东高西低”、“高压底部”和“高压后部”6

1.2.11 “华北千槽”、“西南暖槽”和“台风倒槽”7

1.2.12 锋面7

1.2.13 气旋波8

1.2.14 阻塞高压8

1.2.15 切断低压8

1.2.16 副热带高压9

1.2.17 低涡9

1.2.18 切变线10

1.2.19 飑线10

1.2.20 热带气旋(台风)10

1.2.21 东风波11

1.2.22 天气过程11

1.2.23 转折天气过程11

1.2.24 连续性天气过程11

1.2.25 过程性天气12

1.2.26 灾害天气过程12

1.3 农业气象学名词解释12

1.3.1 农业气象学12

1.3.2 农业气候学12

1.3.3 太阳辐射12

1.3.4 太阳光谱13

1.3.5 光资源13

1.3.6 光照强度13

1.3.7 可照时数13

1.3.8 实照时数14

1.3.9 日照百分率14

1.3.10 光周期现象14

1.3.11 长日照作物14

1.3.12 短日照作物14

1.3.13 中间性作物14

1.3.14 临界光照长度15

1.3.15 光饱和点15

1.3.16 光补偿点15

1.3.17 光能利用率15

1.3.18 热量资源15

1.3.19 三基点温度16

1.3.20 农业界限温度16

1.3.21 积温17

1.3.22 活动积温17

1.3.23 有效积温18

1.3.24 气温日较差18

1.3.25 无霜期18

1.3.26 生长季18

1.3.27 保证率18

1.3.28 水资源19

1.3.29 田间持水量19

1.3.30 土壤湿度19

1.3.31 土壤蒸发20

1.3.32 作物需水量20

1.3.33 凋萎湿度20

1.3.34 农业气候资源20

1.3.35 农业气候分析21

1.3.36 农田小气候21

1.3.37 农业气候相似原理21

1.3.38 农业气象指标21

1.3.39 农业气象情报21

1.3.40 农业气象预报22

1.3.41 农业气候区划22

1.3.42 农业气象灾害22

1.4 气候学名词解释23

1.4.1 气候23

1.4.2 季风23

1.4.3 季风气候23

1.4.4 海洋性气候24

1.4.5大陆性气候24

1.4.6 热带雨林气候24

1.4.7 热带草原气候24

1.4.8 热带季风气候24

1.4.9 热带沙漠气候25

1.4.10 温带海洋气候25

1.4.11 温带季风气候25

1.4.12 温带大陆气候25

1.4.13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25

1.4.14 地中海气候26

1.4.15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6

1.4.16 冰原气候26

1.4.17 苔原气候26

1.4.18 气候系统27

1.4.19 气候改良27

1.4.20 气候异常27

1.4.21 气候变化27

1.4.22 气候资源27

1.4.23 温室效应28

1.4.24 太阳活动28

1.4.25 气候区划28

1.4.26 城市热岛28

1.4.27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29

1.4.28 汛期29

1.4.29 雨季29

1.4.30 降水集中期30

1.4.31 雨季结束期30

1.5 主要气象灾害名词解释30

1.5.1 龙卷风30

1.5.2 冰雹30

1.5.3 强对流天气31

1.5.4 冷害31

1.5.5 寒潮31

1.5.6 冻害32

1.5.7 霜冻32

1.5.8 冻雨32

1.5.9 连阴雨32

1.5.10 倒春寒33

1.5.11 小满寒33

1.5.12 寒露风33

1.5.13 洪涝灾害34

1.5.14 干旱34

1.5.15 雷电35

第二章 气象业务概述36

2.1 气象组织结构36

2.1.1 气象事业的性质与任务36

2.1.2 气象部门现行领导体制37

2.1.3 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概况39

2.2 大气探测42

2.2.1 地面气象站观测42

2.2.2 高空气象探测46

2.2.3 天气雷达46

2.2.4 气象卫星48

2.2.5 自动气象站50

2.3 天气预报50

2.3.1 天气预报业务概述50

2.3.2 天气预报制作流程50

2.3.3 短时天气预报52

2.3.4 短期天气预报53

2.3.5 中期天气预报54

2.3.6 长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54

2.3.7 数值天气预报55

2.3.8 灾害性天气预报56

2.3.9 降水概率预报56

2.4 气候分析58

2.4.1 气候监测58

2.4.2 气候重建59

2.4.3 气候诊断60

2.4.4 气候评价60

2.4.5 气候预测62

2.5 农业气象63

2.5.1 农业气象监测与传输63

2.5.2 农用天气预报64

2.5.3 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预报64

2.5.4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64

2.5.5 农作物产量及品质预报65

2.5.6 农业气象预报的常用方法65

2.5.7 农业气象情报66

2.5.8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67

2.6 卫星遥感业务68

2.6.1 水资源和洪涝灾害遥感监测68

2.6.2 森林火灾的遥感监测69

2.6.3 农作物长势和种植面积的遥感监测70

2.6.4 资源与环境的遥感监测71

2.6.5 卫星遥感的发展前景71

2.7 人工影响天气72

2.7.1 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历史72

2.7.2 人工增雨科学原理75

2.7.3 人工增雨作业方法76

2.7.4 人工增雨效果和效益80

第三章 江西省气象灾害的防御与减灾82

3.1 气象灾害的概况与特点82

3.1.1 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影响范围大83

3.1.2 气象灾害损失大84

3.1.3 气象灾害的发生有季节性的特点86

3.1.4 洪涝灾害时空分布86

3.1.5 干旱的分类及其时空分布89

3.1.6 低温冷害与冻害的分布特征95

3.1.7 风雹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98

3.1.8 高温逼熟天气灾害分布特征99

3.1.9 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100

3.2 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00

3.2.1 气象灾害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影响101

3.2.2 气象灾害对渔业、种植业的影响103

3.2.3 气象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04

3.2.4 气象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104

3.2.5 气象灾害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106

3.3 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体系107

3.3.1 气象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108

3.3.2 气象灾害和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109

3.3.3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111

3.3.4 气象灾害与灾害性天气预报产品分发服务系统113

3.3.5 气象灾害防灾系统114

3.3.6 抗灾救灾系统115

3.4 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118

3.4.1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118

3.4.2 干旱的防御措施119

3.4.3 低温冷害与冻害的防御措施119

3.4.4 风暴灾害的防御措施121

3.4.5 高温逼熟的防御措施122

3.4.6 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122

3.4.7 森林火灾及其防御措施123

3.5 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防御对策124

3.5.1 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概述124

3.5.2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125

3.5.3 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御措施129

第四章 江西省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31

4.1 江西省气候资源概况131

4.1.1 光资源131

4.1.2 热量资源132

4.1.3 水分资源133

4.1.4 风能资源133

4.2 江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135

4.2.1 江西省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征135

4.2.2 江西省农业气候区划140

4.2.3 江西省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开发145

4.2.4 利用气候资源进行农业开发的步骤158

4.3 江西省气候能源的开发利用160

4.3.1 太阳能源的开发利用160

4.3.2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163

4.4 气候资源的应用165

4.4.1 气候资源与城市规划165

4.4.2 气候资源与交通运输168

4.4.3 气候资源与旅游170

4.4.4 森林火灾与气候172

第五章 气象服务与科技产业175

5.1 专业气象警报服务175

5.2 电视天气预报报务177

5.3 “121”气象电话服务178

5.4 计算机网络服务181

5.4.1 计算机终端气象服务181

5.4.2 网上气象服务181

5.5 防雷减灾服务182

5.5.1 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183

5.5.2 防雷设施技术检测184

5.5.3 雷电防护工程技术服务185

5.5.4 雷电监测预警服务186

5.6 环境气象服务186

5.6.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87

5.6.2 空气污染预报187

5.6.3 生活气象预报服务189

第六章 气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90

6.1 气象可持续发展战略190

6.1.1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190

6.1.2 气象可持续发展目标191

6.1.3 重点建设内容191

6.2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192

6.2.1 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192

6.2.2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194

6.2.3 增强社会防御气象灾害意识,提高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195

6.3 保护气候资源和大气环境,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196

6.3.1 加强气候预测及影响评价工作196

6.3.2 加强合作,积极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和预测工作197

6.3.3 加强气候资源的监测和评价197

6.3.4 加强气候资源区划和开发利用198

6.4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业务、管理体系建设198

6.4.1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业务技术体系建设199

6.4.2 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系199

参考文献201

后记201

1999《气象与领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双溪主编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1985 PDF版)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198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1985 PDF版)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1985
气象学与气候学(1979 PDF版)
气象学与气候学
1979
大气与气象(1973 PDF版)
大气与气象
1973
天气污染与气象(1977 PDF版)
天气污染与气象
1977
士气激动与领导统御(1979 PDF版)
士气激动与领导统御
1979
气象学与天气学(1991 PDF版)
气象学与天气学
1991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1989 PDF版)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1989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银行企业形象与领导艺术(1996 PDF版)
银行企业形象与领导艺术
1996 桂林:漓江出版社
企业领导与领导艺术(1989 PDF版)
企业领导与领导艺术
198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1999 PDF版)
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
199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手册(1996 PDF版)
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手册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电视气象导读(1999 PDF版)
电视气象导读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学与气候学(1986 PDF版)
气象学与气候学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气与气象(1979 PDF版)
大气与气象
1979 台湾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