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审美城 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判性解读》
作者 | 杜卫著(杭州师范大学)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5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01256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917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文学审美论: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话题1
一 关于“Aestheticism”1
二 “审美无利害性”命题2
三 “唯美主义”文学思潮8
四 唯美主义问题讨论15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论的引入与本土化20
一 文学审美论的引进21
二 创造社30
三 新月派34
四 文学美学39
五 小结47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兴起51
一 文学界的拨乱反正51
二 “审美”的再次出场58
三 文学审美论的确立70
四 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影响77
第四章 审美反映论84
一 对传统文学反映论的质疑84
二 文学反映论的审美化89
三 文学反映论的情感化96
四 文学形象的审美化101
第五章 审美实践论108
一 “人学”主题108
二 从反映论到实践论112
三 文学主体的美学阐释115
四 文学活动的审美化理解121
第六章 审美形式论128
一 背景:形式的附属地位129
二 “形式”的审美化理解135
三 语言学转向147
一 作为术语的“审美”164
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意义与思想价值164
二 作为美学范畴的“审美”170
三 作为文学特性的“审美”181
第八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理论困境与问题200
一 自律论200
二 特征论210
三 美学,还是社会学:沃尔夫的启示218
第九章 文学理论学科化设想238
一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238
二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249
三 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262
后记281
1999《走出审美城 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判性解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卫著(杭州师范大学) 1999 北京:东方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审美概论
- 1994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 判断力批判 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年01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
- 美文审美谈
- 1996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审美学通论
- 1990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审计资料汇编 1986
- 198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历史的解读与审美取向
- 199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性审美学
-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艺术的审美特性
- 1985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审美学
- 1987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判断力的批判 上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新闻审美
- 1999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审美教育新论
-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审美文化学
- 1992 北京:东方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