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特性》求取 ⇩

第一编 审美创造的基础条件1

第一章 艺术生产的物质条件1

二、社会物质条件对艺术生产的形态制约2

二、社会分工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14

三、社会生产关系对艺术生产态式的影响27

第二章 艺术创作的生活基础39

一、生活是艺术的源泉39

二、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43

三、生活与艺术的互相超越48

第三章 艺术产品与劳动生产54

一、生产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54

二、生产劳动创造了美的对象57

三、劳动产品与艺术作品的联系和区别63

第二编 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化73

第一章 艺术创作主体的地位73

一、生活在现实中的创作主体73

二、创作主体对现实的表现75

三、与唯心主义主体论划开界限80

第二章 艺术创作的审美对象化85

一、劳动的对象化与审美的对象化85

二、艺术创作的审美对象化的特点93

三、艺术创作的审美对象化的条件108

第三章 艺术欣赏的审美特征122

一、艺术欣赏的特征123

二、实现欣赏的主体条件129

三、欣赏对象与欣赏主体140

第三编 审美创造的方式149

第一章 艺术的形象思维方式149

一、形象思维的特点149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153

三、两种思维类型的区别157

第二章 形式美与艺术形式175

一、表层缀饰的形式175

二、外部直接表现形式178

三、内部结构形式186

四、形式美与艺术形式195

第三章 艺术再现的真实性202

一、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的互相比较203

二、生活真实是从现实中揭示出来的更内在的东西207

三、艺术真实性是变通生活的合情合理性213

第四编 美的本质与艺术特性223

第一章 美的本质及表现特征223

一、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224

二、美的特征表现231

第二章 艺术的真善美239

一、美与真善的关系239

二、美与丑的关系244

三、生活丑与艺术美249

第三章 艺术形象的审美特性255

一、艺术的特性与形象的特性255

二、形象与思想的关系259

三、艺术的永久魅力及美育作用265

第一章 创作方法的审美功能273

第五编 审美创造的方法273

一、对表现对象的选择性275

二、对观念意向的适应性281

三、对主体位置的规定性286

四、对形象造型的引发性294

第二章 “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300

一、“莎士比亚化”的提出300

二、“莎士比亚化”的标志310

三、“莎士比亚化”的实质335

四、“莎士比亚化”的意义”351

五、附论: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化”358

第三章 戏剧的二度审美创造380

一、演员的基本品质381

二、演员的双重身份384

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391

四、理智与感情的比较395

后记399

1985《艺术的审美特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向峰著 1985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1985 PDF版)
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
198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艺术、审美与修养( PDF版)
艺术、审美与修养
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1993 PDF版)
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
1993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论文学艺术的特性(1958 PDF版)
论文学艺术的特性
195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论电影艺术的特性(1958 PDF版)
论电影艺术的特性
1958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审美的理性与激情(1991 PDF版)
审美的理性与激情
1991 北京:群众出版社
新诗的审美特征(1988 PDF版)
新诗的审美特征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1984 PDF版)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
198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建筑审美的几何特性(1999 PDF版)
建筑审美的几何特性
1999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性审美学(1998 PDF版)
性审美学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族艺术与审美(1994 PDF版)
民族艺术与审美
1994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957 PDF版)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195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艺术的审美实质(1985 PDF版)
艺术的审美实质
1985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论艺术的特性(1983 PDF版)
论艺术的特性
1983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审美特性  第1卷(1986 PDF版)
审美特性 第1卷
198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