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文艺的本体特征与审美判断1

第一节文学的本体特征与社会意识形态属性1

一、文学是什么?1

二、对文学的历时态考察与共时态考察2

三、批评两种流行观点6

第二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7

一、两种思维性质的一致性7

二、两种思维的特点和区别性12

第三节内容与形式25

一、内容与形式的哲学内涵25

二、内容与形式的文学内涵26

三、内容和形式的相对性与相互转化29

四、各种文艺门类对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要求32

第二章文艺的创作实践与审美判断38

第一节时代主旋律与艺术多样化38

第二节阳刚美与阴柔美42

一、从“太阳文学”与“月亮文学”说起42

二、我们既重视创作中的阳刚美,也提倡风格的多样化44

三、当代小说中有体现阳刚美的力作47

四、关于阳刚美与阴柔美的融合50

第三节感情倾向与艺术创造52

一、感情:文学的生命52

二、感情呈示的不同形态55

三、关于“非人格化”61

一、新人形象与“二为”方向68

第四节关于新人形象68

二、提倡塑造新人形象不同于鼓吹“高大全”、“三突出”71

三、关于“非英雄化”与性格的多面性72

四、创作与评论导向74

第五节关于“审丑”77

一、审丑能否代替审美77

二、文学艺术中的丑不同于生活中的丑79

三、“化丑为美”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导向82

第六节关于“性文学”的两个艺术参照系84

一、关于小说性描写的两种不同观点85

二、现实主义小说性描写的审美特征之一:鲜明的意向性86

三、现实主义小说性描写的审美特征之二:性描写是人物典型性格描写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91

四、现实主义小说性描写的审美特征之三:含而不露,掌握艺术的分寸感93

五、关于小说性描写两个不同艺术参照系的比较97

第三章艺术假定性——环境、情境、人物设计与审美判断101

第一节艺术想象与假定性情境设计101

一、艺术的假定形式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101

二、再现性想象与假定性情境设计105

三、表现性想象与假定性情境设计115

第二节环境与人物119

一、环境的内涵119

二、环境与人物的双向同构121

三、性格核心的多种表现形态与环境的随机性与动态化128

第三节为人物而设计环境138

一、人物与环境是种双向交流的动态结构138

二、人物对环境的投影与环境对人物的投影139

三、陌生环境与人物性格火花144

四、特异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150

一、从“在清水里泡三次”说起155

第四节非常态情境与人物心态设计155

二、一次实际体验156

三、在非常态情境中的人物的常态行动157

四、在非常态情境中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160

五、情境设计与性格开掘,不能背离艺术真实性163

第五节强化性格与情境设计164

一、在严峻的情境、尖锐的态势中强化性格164

二、设计独特情境,多角度地强化性格169

第六节情境设计的艺术凝聚力173

一、从契诃夫、茨威格的创作经验谈起173

二、场景设计的高密度分子结构175

三、在内、外宇宙交叉点上设计场景181

一、人的意识活动的复杂性及其表现形态188

第七节人物意识流动的深层次结构188

二、“自由联想”和人物的心理定势192

三、新时期小说中人物意识流动深层次描绘的四种方式195

第八节内心视象与艺术创造201

一、内心视象与艺术假定性201

二、内心视象的特点203

三、内心视象的表现形态205

第九节“自我”与“非我”208

一、“灵魂的探索”208

二、“自我”与“非我”的辩证关系209

三、设身处地,推己及人210

四、从“安娜之死”看“自我”与“非我”211

第一节关于现实主义创作美学特征的思考218

一、“在全部赤裸和真实中来再现生活”218

第四章现实主义文学审美判断218

二、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双向同构、对位效应221

三、现实主义创作的三大艺术功能223

四、现实主义的客观描绘与作家主体性体现225

五、现实主义不是一种自我封闭体系,它也在发展变化234

第二节“生活流”: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的一种表现形态241

一、“生活流”——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反映社会和人生命运241

二、“生活流”是创作主体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观念和方式241

三、“生活流”与“意识流”244

四、从“生活流”创作看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关系245

五、“生活流”创作的三个艺术特征246

第五章艺术表现方法与审美判断255

第一节叙述视角255

一、问题的提出255

二、外视角的艺术功能256

三、内视角的艺术功能258

四、内外视角的交叉互补267

第二节情节淡化272

一、“情节淡化”是新时期小说走向世界的标志吗?273

二、在小说与散文交叉状态中出现的“情节淡化”274

三、“情节淡化”是否扬弃了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276

四、现代派式的“情节淡化”,虽可备此一格,但评价不宜过高281

第三节典型化282

一、典型化与类型化283

二、典型化与个性化286

三、典型化:共性与个性两极分化中的统一289

四、典型化:以少总多、形神兼备、虚实相生292

第四节陌生化与奇特美295

后记300

1993《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德林著 1993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判断力的批判  上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1964 PDF版)
判断力的批判 上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1964 北京:商务印书馆
艺术、审美与修养( PDF版)
艺术、审美与修养
影视艺术传播与审美( PDF版)
影视艺术传播与审美
判断力批判  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1964年01月第1版 PDF版)
判断力批判 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1964年01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审判艺术(1987 PDF版)
审判艺术
198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完美的假定(1996 PDF版)
完美的假定
1996 北京:作家出版社
性审美学(1998 PDF版)
性审美学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族艺术与审美(1994 PDF版)
民族艺术与审美
1994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957 PDF版)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195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与艺术(1988 PDF版)
美与艺术
1988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民事办案艺术与审判纪要(1995 PDF版)
民事办案艺术与审判纪要
1995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艺术与生活审美指要(1991 PDF版)
艺术与生活审美指要
199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艺术判断(1988 PDF版)
艺术判断
198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艺术的审美实质(1985 PDF版)
艺术的审美实质
1985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艺术的审美特性(1985 PDF版)
艺术的审美特性
1985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