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国文法》求取 ⇩

第一章 总论1

甲 绪言1

乙 言语之起源1

汉语语法丛书序 朱德熙1

一 发声时期2

二 摹声时期2

三 摹德业时期4

高等国文法序 孙楷第5

丙 言语之变迁5

一 摹仿5

二 比照5

三 惰性5

高等国文法序例 杨树达7

丁 言语之类别及国语7

二 关节语8

三 屈折语8

一 单节语8

戊 国语之缘起及其发展9

一 缘同一声类而起9

二 缘反训而起10

三 缘音之长短起种种之语意10

四 缘悬拟而起10

五 缘类推而起10

己 古代之文法学11

例一20

庚 文法学之发生20

例二31

例三33

第二章 名词38

子 名词之种类38

丑 名词之三位38

寅 名词之通假40

A 用独有名词为公共名词40

卯 名词之省略41

二 来自动词41

甲 省在主位之名词41

一 来自形容词41

甲 性态形容词41

B 抽象名词之来源41

乙 数量形容词41

乙 省在宾位之名词42

丙 省在领位之名词42

丁 省在被领位之名词43

第三章 代名词44

甲 代名词之种类44

一 人称代名词44

A 自称44

壹 古书中之自称代名词44

44

44

44

45

45

45

45

46

46

贰 自称代名词之音系46

叁 我之扩张用法46

肆 我字用於领位表亲爱47

伍 我字作己字用47

陆 吾我作领位其字用48

柒 古书中连用两自称代名词之例48

B 对称49

一 古书中之对称代名词49

49

50

50

51

51

乃 逎51

子 吾子52

52

52

夫子52

52

先生53

二 对称代名词之音系53

三 尔汝表轻贱或亲爱53

四 古书中连用两对称代名词之例54

C 他称54

一 古书中之他称代名词54

54

55

4 加属字56

3 加曹字56

2 加等字56

D 人称代名词加字表众数56

1 加侪字56

E 表己身诸字57

57

57

58

A 近称“此”义诸字59

59

二 指示代名词59

60

61

是寔61

62

63

63

已 以63

64

64

B 近称“如此”“如是”义诸字64

65

66

66

67

67

C 近称“於是”义诸字67

67

68

D 远称“彼”义诸字68

68

69

E 远称“其”义诸字69

69

69

70

70

F 泛称“之”义诸字71

71

72

73

诸(之於)73

诸(之乎)73

74

74

G 通称“者”字75

一 附於形容词75

二 附於内动词75

三 附於外动词75

2 重指宾语76

76

76

76

76

1 重指主语76

甲 前词为名词而重指之者76

H 指示代名词之重指用法76

3 重指在领位之名词77

乙 前词为代名词而重指之者77

78

二 虚指78

78

他 它78

一 他指78

I 其他之指示代名词78

79

三 无指79

79

毋 无80

80

81

A 代人的疑问代名词81

81

四 逐指 每81

三 疑问代名词81

81

82

B 代事物及处所的疑问代名词82

82

83

83

83

84

85

85

86

86

86

勹 为完成文句组织而复牒者87

四 复牒代名词 者87

87

87

夂 为名词先置形容部分后置而复牒者88

乙 代名词之省略89

子 省略“之”89

丑 省略“其”89

寅 省略“者”89

丙 代名词之变用89

A 代名词作动词用89

B 代名词作副词用90

第四章 动词92

甲 动词之种类92

1 普通内动词92

2 不完全内动词92

93

93

93

A “是”义“为”义诸字93

94

94

95

95

惟 维95

伊 系96

96

97

97

97

B “非”义诸字97

97

98

否 不98

3 关系内动词99

99

99

99

A 带介词“於”字者100

B 省略介词“於”字者101

4 普通外动词102

A 外动词之致动用法102

一 名词转为外动词致动用102

二 形容词转为外动词致动用102

甲 状态形容词转102

乙 数量形容词转104

三 内动词转为外动致动用104

四 普通外动词转作致动用105

B 外动词之意动用法106

一 名词转为外动词意动用106

二 形容词转为外动词意动用107

108

108

A “谓”义诸字108

5 不完全外动词108

109

109

109

B “使”义诸字109

使109

110

C “柰”义诸字110

110

111

111

111

112

112

112

112

6 双宾语外动词112

113

113

113

113

7 同动词113

A “无”义诸字113

无 亡 毋113

114

114

114

114

B “犹”义之字114

犹 由114

115

8 助动词115

能 而 耐116

117

117

118

118

119

120

121

121

122

122

122

122

123

123

125

126

126

126

127

128

128

129

129

遑 皇129

130

乙 动词之倒置130

丙 古书中动词之用法131

1 二动词或三动词连用131

2 以我动词带宾语之顿为动词132

3 绝对散动词132

丁 动词之省略133

1 省内动词133

3 省略外动词134

2 省内动词及其转词134

4 省略外动词与其宾语135

5 省略被动式外动词136

6 省略外动词“曰”字136

7 省略助动词137

二 序数139

一 计数139

子 定数139

2 数量形容词139

1 性态形容词139

甲 形容词之种类139

第五章 形容词139

三 分数140

丑 不定数141

一 计数141

141

141

若而142

若干142

几何142

143

143

144

144

144

145

145

二 序数146

3 指示形容词146

子 “此”义诸字146

146

146

147

147

147

147

148

148

此若149

149

150

150

150

150

丑 “彼”义诸字151

151

151

151

152

寅 总指诸字152

152

152

153

153

153

153

卯 逐指诸字153

辰 旁指诸字154

他 佗 它154

154

巳 虚指诸字155

155

155

午 无指诸字156

156

156

4 疑问形容词157

157

157

157

158

158

158

曷 胡158

158

159

何如159

何等159

乙 形容词之用法160

一 形容词之位置160

甲 居名词之前160

乙 居名词之后160

二 性态形容词与其宾语160

甲 有介词为介者160

乙 省介词者161

162

1 表态副词162

A 本来的表态副词162

甲 副词之种类162

第六章 副词162

163

164

164

164

165

165

太 泰165

已 以166

166

167

168

169

169

寝 浸169

愈 逾 俞170

171

B 由名词转来者171

子 表示主语动作之态度以他物拟似主语171

171

丑 表示主语自身所用之方法或关系172

寅 表示对待他人之态度以他物比拟宾语173

C 由代名词转来者174

D 由形容词转来者174

卯 表示对待他人之态度说明其关系或态度174

E 由动词转来者175

F 重言的表态副词175

G 缀助词的表态副词175

175

175

176

子 表数之全176

A 本来的176

2 表数副词176

176

176

176

177

178

179

180

並 竝 并180

181

181

182

182

183

183

183

183

183

184

丑 表数之分184

184

185

寅 表数之仅185

仅 励 廑 堇185

186

唯 惟187

187

188

188

? 裁 财 才 在189

乃 逎190

但 旦190

191

屡 娄191

191

止 禔 祗191

卯 表数之频191

192

192

193

193

苈 荐193

193

194

194

辰 表数之约194

194

195

195

196

196

196

巳 附于数字之上以表数之几196

197

午 附于数字之上以表数之总197

197

197

B 由数量形容词转来者197

3 表时副词198

A 表过去198

已 以198

199

199

200

B 表现在201

201

202

202

202

202

C 表未来203

203

203

204

204

D 表追溯205

205

205

205

206

207

乡 向207

207

207

208

208

E 表雅素208

209

宿209

F 表经验210

210

211

G 表近比211

211

211

H 表继承212

旋 还212

212

213

俄 蛾214

I 表终竟215

215

215

215

217

218

讫 迄219

219

J 表会适219

219

220

220

K 表?乍220

221

221

乃 逎221

221

222

早 蚤222

222

L 表先夙222

222

223

M 表迟后223

223

223

223

224

224

N 表急速224

225

225

225

225

226

226

226

226

227

227

227

O 表长久228

228

228

228

P 表恒常229

229

229

Q 表少暂229

229

230

R 名词转来之表时副词230

4 表地副词230

A 由名词来者230

231

231

231

5 否定副词231

A 叙述的否定231

B 由形容词来者231

232

233

233

234

234

234

无 毋 亡235

236

236

毋 无237

B 命令的否定237

237

237

237

238

6 询问副词239

239

239

239

239

239

239

240

240

240

240

241

241

盍 阖 蓋242

遐 瑕242

242

243

243

如台243

7 传疑副词243

A 本来的疑243

或 或者243

243

云 员244

244

244

傥 当245

B 反诘的疑245

245

246

247

247

247

讵 钜 渠 距 巨248

甲 应对的然249

249

249

249

8 应对副词249

249

249

250

乙 应对的否250

250

251

9 命令副词251

尚 上251

252

A 尊人的252

10 表敬副词252

252

252

252

252

253

253

B 自卑的254

254

254

254

第七章 介词255

A “於”之用法255

一 介动作之对象255

二 介动作之所从255

三 介动作所在之地255

七 表“在……中”之义256

六 介所据256

五 介所为256

四 介动作之归趋256

八 介所在之地位257

九 介动作之时间257

十 表“至”“到”之义257

十一 表被动文中之原动者258

十二 表形容词之对象258

十三 表形容词之比较258

十四 用同“以”258

B 与“於”同义之介词259

259

十五 表人之意旨259

十六 表两方之关系259

260

260

260

260

一 表所用之工具261

C “以”字之用法261

261

261

二 表原因262

三 表论事之标准262

四 用同“於”,位於形容词之下262

五 表时间263

六 表领率263

七 表所用之名义或资格264

八 表事之结果264

九 表连及264

十 用同“与”表共同265

十一 用同由265

D 与“以”同义之介词265

惟 维265

一 用为助字之义266

二 用同因266

E “为”之用法266

三 用同与267

四 用为被义267

五 用同於267

F 与“为”同义之介词268

268

三 用同为 表被动269

二 用同为269

一 偕义之与269

G “与”之用法269

四 用同随270

五 用同以270

六 用同向270

七 用同於270

八 用同“於”表两事之关系270

四 表方所271

三 表时271

一 表事271

二 表人271

H “自”之用法271

I “由”“繇”“猷”之用法272

一 用同从自272

二 用同因272

三 用同於273

J “从”字之用法273

一 表方所273

二 表人274

三 表随从274

K “于”字之用法274

一 用同“於”274

二 用同“以”275

三 用同“为”275

一 表所用276

二 表所为276

L “用”字之用法276

三 表所因277

四 表所用之资格或名义277

五 表领率277

M “因”字之用法277

一 用同“以”或“为”277

三 用同口语之“就”278

四 表时间 与“趁”义同278

二 表经由278

五 义同由279

N “道”“导”之用法279

一 表动作起点之方所279

二 表经由279

O “及”字之用法280

一 表追及在前者280

二 表乘趁280

一 用同待至义之“及”281

P “比”字之用法281

四 表涉及281

三 表待至281

二 用同为282

Q “在”字之用法282

一 表方所282

二 表时间282

三 表关系282

S “缘”字之用法283

二 随字之义283

一 因字之义283

二 用同踰283

一 用同于283

R “越”字之用法283

T “至”字之用法284

一 表时间284

二 表程度284

迨 逮285

V 其他之介词285

一 与趁义同285

U “乘”字之用法285

二 义同恃285

286

犂 黎286

286

讫 迄287

底 抵287

287

287

288

288

288

289

289

289

290

290

290

291

291

291

291

291

响 乡 向292

292

293

293

293

并 旁293

披 陂 波294

294

294

295

无 亡295

296

296

296

296

297

297

297

297

W 介词之倒置298

一 於298

二 以298

三 为298

四 与299

五 自299

X 介词之省略299

一 省略“於”299

二 省略“以”300

三 省略“自”301

第八章 连词302

甲 连词之种类302

1 等立连词302

302

303

303

303

304

304

惟 维304

305

305

306

306

307

2 选择连词307

307

307

308

抑 意308

309

310

310

亡 亡其 妄其 忘其311

3 陪从连词312

312

313

313

以 已313

314

314

315

4 承遞连词315

315

316

316

317

317

318

319

319

320

320

321

321

321

子 急转322

322

322

5 转捩连词322

323

324

324

324

324

丑 轻转325

325

然则325

然而325

326

326

327

327

寅 激转327

况 兄327

328

328

6 提挈连词328

329

7 推拓连词329

329

唯 惟331

332

332

333

333

334

8 假设连词334

334

335

335

336

337

藉 借337

使337

当 尚338

338

340

341

342

343

343

343

343

344

344

乡 向345

9 比较连词345

子 直比345

345

345

与 与其346

丑 计较346

乙 连词之省略347

第九章 助词348

甲 助词之种类348

A 语首助词348

348

348

349

349

349

聿 遹350

惟 唯 维 虽350

云 员351

351

352

352

羌 庆353

353

353

353

354

宜 义354

355

355

355

356

356

356

逝 噬356

357

357

357

357

丕 不358

358

359

360

360

360

B 语中助词360

攸 猷360

360

361

361

362

362

其 己363

363

363

363

不 丕364

364

364

364

365

365

366

366

366

366

366

366

367

367

367

C 语末助词368

一 助词表提示368

1 也之用法368

368

368

368

368

二 助一顿表提示369

三 助句表决定370

四 助句与矣同371

五 助句表假定372

六 助句表命令372

七 助句表感叹372

八 助句表疑问373

2 矣之用法374

一 助词或句表感叹374

二 助顿或句表提示374

四 助句表已然之境375

五 助句表必然之结果375

三 助句表已然之事实375

六 助句表语意之坚确376

七 助句表疑问376

3 焉之用法377

一 助词为语尾377

二 助顿以提起下文377

三 助副词性之顿377

四 助句表决定377

五 助句表疑问378

六 助句表感叹379

4 乎之用法379

一 助词为语尾379

二 助句表疑问380

三 助句表反诘380

四 助句表感叹380

五 助句表推宕381

二 助句表感叹382

5 与叹之用法382

一 助句表疑问382

三 助句表反诘383

6 哉之用法383

一 助词或句表感叹383

二 助句表疑问384

三 助句表反诘385

7 邪之用法386

一 助词或句表疑问386

二 助句表反诘386

三 助词或句表停顿387

四 助句表感叹387

五 助句表决定387

8 尔之用法388

一 助词为语尾388

二 助词表限止388

9 者之用法389

一 助词或句表提示389

四 助句表疑问389

三 助句表决定389

二 助句表疑问390

三 助句表伪饰390

四 助句表拟度391

五 助句表商榷391

六 助句表假设392

10 诸之用法392

一 助词为语尾392

二 助句表疑问392

三 助句表感叹392

11 耳之用法393

一 助句表限止393

二 助句表决定394

二 助句表感叹395

一 助词为语尾395

12 而之用法395

13 然之用法396

一 助词为语尾396

二 助句表拟似396

三 助句表断定397

14 斯之用法397

一 助词为语尾397

二 助句398

15 只咫轵之用法398

一 助句表限止398

二 助句表感叹398

三 助句表疑问398

16 为之用法399

一 助句表疑问399

18 夫之用法400

二 助句表命令400

一 助词或句表感叹400

17 来之用法400

二 助句表感叹400

一 助词表感叹400

二 助句表疑问401

19 其他之语末助词401

401

云 员402

403

403

403

403

403

404

404

404

其 期 居404

405

405

405

406

406

20 语末助词之省略406

第十章 叹词408

噫 意408

嘻 譆 憘 煕 诶 唉408

吁 呼409

嗟兹乎 嗟嗞乎 嗟子乎 嗟乎子乎409

410

嗟 嗟 嗟 嗟乎 于嗟 叱嗟410

411

411

411

411

咨 訾411

恶 噁 乌 於412

呜呼412

词语索引413

编辑后记423

1984《高等国文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树达著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高等国文法(1934 PDF版)
高等国文法
1934 商务印书馆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宪法(1989年04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宪法
1989年04月第1版
高等日本文法.増訂改版(1926.11 PDF版)
高等日本文法.増訂改版
1926.11 明治書院
高等國文法(1934.12 PDF版)
高等國文法
1934.12 修文館
高等国文学要講(1937 PDF版)
高等国文学要講
1937 日本文化振興會
高等國文法新講 2(1937-1938 PDF版)
高等國文法新講 2
1937-1938 東洋圖書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法令选编(1982 PDF版)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法令选编
1982
国际法  高树异等(1987 PDF版)
国际法 高树异等
1987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高等国文法(1990 PDF版)
高等国文法
1990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高等数学方法(1989 PDF版)
高等数学方法
1989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高等国文法(1984 PDF版)
高等国文法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法国高等教育概况(1983 PDF版)
法国高等教育概况
198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等挤牌法(1975 PDF版)
高等挤牌法
1975 世界文物出版社
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国际私法(1983 PDF版)
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国际私法
198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法国现代高等教育(1990 PDF版)
法国现代高等教育
1990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