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求取 ⇩

一、行政立法的涵义 (n2

第一节 行政3

一、行政的涵义3

目录3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3

第一编 行政法3

二、行政权和行政关系5

第二节 行政法9

一、行政法的涵义9

二、我国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13

三、行政法的特点和分类16

四、行政法的渊源19

五、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4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26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26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7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31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32

第四节 行政法学33

一、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33

二、行政法学与其相近学科的关系33

三、行政法学体系34

第二章 行政法基本原则35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35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35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36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37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涵义37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39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涵义40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40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41

三、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保障42

第四节 民主和效率原则43

一、民主和效率原则的涵义43

二、民主和效率原则的要求45

一、行政组织47

第一节 行政组织法概述47

第三章 行政组织法47

二、行政组织法48

三、行政组织的研究角度49

第二节 行政主体53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53

二、行政主体的种类57

三、行政主体的范围61

四、行政主体资格64

第三节 行政机关组织法67

一、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概念与性质67

二、行政机关组织法的种类与渊源69

三、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71

一、行政机关编制法概述79

第四节 行政机关编制法79

二、行政机关编制法的内容81

三、行政机关编制法的制定87

第五节 国家公务员法88

一、国家公务员89

二、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及其划分标准91

三、国家公务员法92

四、国家公务员制度94

五、职位分类97

第四章 行政行为法99

第一节 行政行为99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与范围99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102

三、行政行为的种类103

四、行政行为的效力106

第二节 行政行为法109

一、行政行为法的概念与特点109

二、行政行为法的体系110

第五章 行政立法112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112

二、行政立法的特性113

三、行政立法的种类115

第二节 行政立法体制118

一、行政立法体制的涵义118

二、我国现行行政立法体制118

三、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119

一、依法而立的原则123

二、法制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原则123

第三节 行政立法原则123

三、法制稳定和因时制宜的原则124

第四节 行政立法程序124

一、行政立法程序的概念和行政立法程序化124

的必要性124

二、我国行政立法的程序125

第五节 行政立法技术127

一、行政立法的名称、结构和必要条款127

二、行政立法的文体128

三、行政立法的系统化128

一、行政立法法律效力的涵义130

第六节 行政立法效力130

二、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围131

第六章 行政执法134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述134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134

二、行政执法的特征137

三、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138

第二节 行政监督检查141

一、行政监督检查的概念和特征141

二、行政监督检查的种类和方法142

三、行政监督检查权144

四、行政监督检查程序146

五、与行政监督检查相关的几个概念147

第三节 行政许可与确认148

一、行政许可148

二、行政确认152

第四节 行政奖励154

一、行政奖励的概念和特征154

二、行政奖励的分类和范围155

三、行政奖励的原则156

四、行政奖励的程序157

第五节 行政处罚159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159

二、行政处罚的范围与种类160

三、行政处罚的设定与适用162

四、行政处罚程序164

第六节 行政强制执行166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特征166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和方法168

三、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169

四、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170

第七节 行政合同171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与特征171

二、行政合同的属性172

三、行政合同的内容173

四、行政合同的缔结程序175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176

第八节 行政指导176

五、行政合同的终止176

二、行政指导的种类177

三、行政指导的一般规则178

第九节 行政救助179

一、行政救助的概念与特征179

二、行政救助的种类180

第十节 行政计划182

一、行政计划的概念和特征182

二、行政计划的种类184

三、确定行政计划的程序185

四、确定计划中的特殊情况187

一、行政征用188

第十一节 行政征用和损失补偿188

二、行政损失补偿190

第十二节 行政决定191

第七章 行政司法193

第一节 行政司法概述193

一、行政司法的涵义193

二、行政司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94

三、行政司法的作用195

四、行政司法的原则196

第二节 行政调解197

一、行政调解的涵义和特征197

三、行政调解程序199

四、行政调解的种类199

二、行政调解的机关199

第三节 行政裁决200

一、行政裁决的涵义200

二、行政裁决的范围201

三、行政裁决的程序202

第四节 行政复议203

一、行政复议的涵义203

二、设立行政复议制度的必要性205

三、行政复议的原则206

四、复议的受理范围207

五、行政复议的管辖209

六、行政复议机关和复议机构213

七、行政复议程序214

第八章 行政程序法218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218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218

二、行政程序的特征219

三、行政程序的种类220

四、行政程序的构成要素222

第二节 行政程序主体222

一、行政机关222

二、国家公务员225

三、相对人226

四、行政程序参与人227

第三节 行政处理决定程序228

一、普通行政程序229

二、正式行政程序233

三、简易行政程序236

四、特别行政程序236

第四节 行政程序法236

一、行政程序法的概念236

二、行政程序法的制定237

三、行政程序法学238

第九章 行政法制监督240

第一节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40

一、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法律依据240

二、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241

一、在刑事案件中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245

第二节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245

二、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行政工作人员的一般监督246

第三节 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246

第四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247

一、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的涵义247

二、行政机关监督的种类和方式248

第五节 社会民主政治监督253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53

二、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254

第十章 行政守法、行政违法与行政法律责任257

第一节 行政守法257

一、行政守法的概念257

二、行政守法的意义259

一、行政违法261

第二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261

二、行政不当265

第三节 行政法律责任267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267

二、行政责任的种类270

三、追究行政责任的原则271

第二编 行政诉讼法275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概述275

第一节 行政争议和行政争讼275

一、行政争议275

二、行政争讼276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277

第二节 行政诉讼277

二、行政诉讼的作用279

三、行政诉讼与刑事、民事诉讼以及与行政司法的区别281

四、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282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284

一、行政诉讼法的涵义284

二、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284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286

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涵义和特征286

二、研究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意义288

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289

二、独立审判的主体归于人民法院整体294

一、行政案件的审判权归于人民法院统一行使294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294

第一节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294

三、人民法院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并接受立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295

四、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95

第二节 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296

一、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涵义296

二、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范围298

三、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依据和内容300

第三节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301

一、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意义301

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内容302

三、贯彻平等原则应注意的问题302

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内容304

第四节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304

一、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意义304

三、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应注意的问题305

第五节 辩论原则306

一、辩论原则的概念306

二、辩论原则的内容306

三、坚持贯彻辩论原则的意义307

四、贯彻辩论原则应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主导作用308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308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310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述310

一、受案范围的概念310

二、影响受案范围的因素和确定受案范围的原则311

三、确定受案范围的方式312

第二节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313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争议案件314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行政争议案件315

三、原告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316

四、原告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因而引起的行政争议案件317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不履行或不予答复的行政争议案件318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政争议案件319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行政案件320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争议321

第三节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322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322

三、行政机关对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323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23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324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管辖326

第一节 级别管辖326

一、基层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326

二、中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327

三、高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328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328

第二节 地域管辖328

一、地域管辖的涵义328

二、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地域管辖的规定329

二、指定管辖331

一、移送管辖331

第三节 裁定管辖331

第四节 管辖权的转移和管辖权异议332

一、管辖权的转移332

二、管辖权异议333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335

第一节 原告335

一、原告的概念335

二、原告资格337

三、原告资格的转移338

四、原告的几种特殊情况339

第二节 被告342

一、被告的概念342

二、被告资格343

三、被告资格的转移344

四、被告的确认345

第三节 第三人346

一、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346

二、第三人的种类347

第四节 诉讼代理人347

一、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347

二、诉讼代理人的种类348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证据350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概述350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350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范围350

三、行政诉讼证据种类351

四、行政诉讼证据与行政证据的关系354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357

一、有限审查规则357

二、补充性调查规则360

三、依案卷审查规则362

四、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理由规则365

五、可定案证据规则367

六、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规则369

七、原告及时行使举证权规则371

八、审查强度可调整规则373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375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375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性质376

三、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特点377

四、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实施377

五、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关系380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382

第一节 法律适用概述382

一、法律适用的涵义382

二、行政机关适用法律的特点383

三、行政诉讼中适用法律的特点384

四、正确适用法律的条件385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386

一、诉讼程序法的适用386

二、审判中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的适用387

一、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冲突390

第三节 法律适用冲突和选择适用规则390

二、选择适用的规则391

第十八章 排除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394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394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及其特定含义394

二、强制措施的法律性质394

三、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397

四、强制措施的作用398

第二节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构成与种类399

一、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构成399

二、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种类401

二、强制措施的适用404

一、强制措施的种类404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404

第十九章 第一审程序406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406

一、起诉的条件406

二、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处理410

第二节 审理和裁判412

一、一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412

二、审理前的准备412

三、开庭审理414

四、一审判决416

五、一审裁定419

一、审判组织与回避420

第三节 审理中的各项制度420

二、撤诉与缺席判决421

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停止执行423

四、诉讼延期、中止和终结424

五、案件的移送和司法建议426

六、送达、期间、诉讼费用428

第二十章 第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435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435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435

二、上诉及受理437

三、第二审案件的审理439

四、上诉案件的裁判440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涵义442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442

二、再审的提起444

三、再审的审理程序451

四、再审案件的裁决452

第二十一章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453

第一节 行政侵权赔偿453

一、行政侵权行为453

二、行政侵权赔偿455

第二节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461

一、行政处理前置程序461

二、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程序463

三、因行政诉讼引起的司法赔偿程序464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466

第二十二章 涉外行政诉讼466

第一节 涉外行政诉讼概述466

二、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关系468

三、涉外行政诉讼与国际条约469

第二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470

一、同等原则470

二、对等原则471

第三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代理、期间与送达472

一、代理472

二、期间473

三、送达475

一、执行程序的概念478

第一节 行政诉讼执行程序概述478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执行程序478

二、执行的特征480

三、执行根据481

四、执行组织和执行管辖481

五、执行对象与执行范围483

六、协助执行485

第二节 行政诉讼执行程序486

一、执行的提起486

二、执行措施491

三、执行阻却与继续执行497

四、执行完毕与执行回转501

199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任中杰主编 199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9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6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6
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 PDF版)
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9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2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2 北京:法律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1990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
1990 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89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89 北京:法律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概论(1990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概论
199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7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4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国有资产立法研究(1995 PDF版)
国有资产立法研究
1995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卫生法学(1988 PDF版)
中国卫生法学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美、英、日行政法简明教程(1991 PDF版)
法、美、英、日行政法简明教程
199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96 PDF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996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