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重力学》
作者 | 武汉测绘学院天文与重力测量教研组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5 |
出版时间 | 196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K15165·26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868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7
第一章 绪论7
复习题9
第二章 绝对重力测量10
§2-1 绝对重力测量的原理10
§2-2 用振摆测定绝对重力的精度要求14
§2-3 可倒摆14
§2-4 符合法测定周期17
§2-5 外界因素对周期的影响18
§2-6 现代测定绝对重力的方法21
§2-7 世界重力基点24
复习题25
第三章 用摆仪测定相对重力26
§3-1 相对重力测量的原理26
§3-2 摆仪的构造27
§3-3 摄影记录仪的构造31
§3-4 摄影记录仪的安置和调整35
§3-5 量测周期36
§3-6 外界因素影响的计算42
§3-7 用光学符合仪测定周期47
§3-8 精度估算及重力差的计算50
§3-9 摆仪的检定51
§3-10 弹性摆52
§3-11 摆仪的新发展54
复习题56
第四章 用重力仪测定相对重力57
§4-1 重力仪的分类57
§4-2 诺伽重力仪的原理58
§4-3 诺伽重力仪的构造61
§4-4 诺伽重力仪的计算公式和工作用表65
§4-5 重力仪比例系数的检定72
§4-6 诺伽重力仪的温度系数及零点重力值的测定76
§4-7 重力仪的零点位移77
§4-8 诺伽重力仪的水准管校正和测量范围的调整78
§4-9 诺伽重力仪的野外观测80
§4-10 诺伽重力仪的观测成果整理82
§4-11 重力仪观测成果的精度估算和重力纲的平差84
§4-12 СН-3和 ГАЭ-3重力仪90
§4-13 ГАК-3М重力仪92
§4-14 ГВ-52重力—测高仪95
§4-15 GS-11重力仪97
§4-16 武登重力仪99
§4-17 弦重力仪100
§4-18 外界因素对重力仪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101
§4-19 重力仪的灵敏度103
复习题105
第五章 海洋重力测量106
§5-1 一般概述106
§5-2 用摆仪测定海上重力106
§5-3 海洋重力测量中所用的重力仪110
复习题112
第六章 引力位的理论基础113
§6-1 引力及引力位113
§6-2 引力位的物理性质117
§6-3 引力位水准面118
§6-4 球层对内部点及外部点的位119
§6-5 球壳及球体对内部点及外部点的位121
§6-6 平面层对外部点的引力123
§6-7 空心圆柱体的引力124
§6-8 拉伯拉斯及布阿桑方程式125
§6-9 引力位性质的总结126
§6-10 离心力及离心力位127
§6-11 重力及重力位128
复习题129
第七章 调整后地球形状的概念130
§7-1 重力位的级数展开130
§7-2 克莱饶定理133
§7-3 正常重力公式136
§7-4 斯托克司定理的一般概念137
§7-5 求调整后地球形状的概念;斯托克司及维宁·曼尼兹公式138
§7-6 重力测量的归算140
§7-7 各种重力归算的比较146
复习题147
§8-1 研究真正地球形状的概念149
第八章 真正地球形状的原理149
§8-2 重力线的弯曲150
§8-3 正常重力场坐标及大地测量坐标系统151
§8-4 正常高及高度异常152
§8-5 垂线偏差154
*§8-6 莫洛金斯基理论156
§8-7 莫洛金斯基理论和斯托克司理论的比较157
§8-8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求地球形状的概念158
复习题160
第九章 区域性地球形状的研究161
§9-1 区域性地球形状的概念161
§9-2 求大地高的方法162
§9-3 根据几何水准计算正常高164
§9-4 重力异常图和间接内插法167
§9-5 正常高算例168
§9-6 正高172
§9-7 力高175
§9-8 天文水准176
§9-9 天文重力水准的原理178
§9-10 天文重力水准的公式180
§9-11 短距离天文重力水准的实用公式180
复习题181
第十章 区域性重力测量的设计183
§10-1 重力测量误差183
§10-2 天文重力水准对垂线偏差误差的要求184
§10-3 天文重力水准所需要的加密重力测量区域的半径186
§10-4 均匀重力测量误差对垂线偏差的影响187
§10-5 加密重力测量的设计189
§10-6 加密重力测量设计算例195
§10-7 加密重力点的具体布置方法198
复习题199
第十一章 重力测量的组织及点位测定200
§11-1 重力点的分类和布置200
§11-2 重力测量的组织及计划的一般情况201
§11-3 重力点点位的精度要求202
§11-4 重力点平面位置的测定方法203
§11-5 重力点高程的测定方法206
复习题210
第十二章 垂线偏差及高度异常的计算211
§12-1 计算垂线偏差的模板211
§12-2 垂线偏差的算例216
§12-3 内插垂线偏差的方法219
§12-4 计算高度异常差的莫洛金斯基模板221
§12-5 计算高度异常差的方俊模板225
复习题227
第十三章 发展史229
1961《大地重力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武汉测绘学院天文与重力测量教研组编著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海洋重力学
- 1981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重力
- 1948.08 岩波書店
-
- 重力地獄
- 1968.05 角川書店
-
- 重力と地球
- 1974.05 共立
-
- 地球重力をさぐる
- 1976.10 講談社
-
- 重力と力学的世界
- 1981.10 現代数学社
-
- 地球重力論
- 1978 共立出版株式会社
-
- 重力选矿学
-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重力测量学
- 1957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 上 重力测量学
- 196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重力测量学与重力勘探 上
- 195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重力测量学与重力勘探
- 195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微重力流体力学
-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 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
- 1975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