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学大事典》求取 ⇩

地学综论卷1

总论1

中国地学简史1

考察8

近代中国地学家的野外考察8

当代中国的综合考察9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11

中国人登上世界第一高峰11

中国的南极考察11

黄河全程首次徒步考察12

中国人首漂长江12

全球最大的人工地物——万里长城13

大禹治水13

国土整治、大型工程13

中国派员参加横穿南极考察13

京杭运河全线开通14

江浙海塘的大规模修建14

中国古城与港市之始建14

古代名城——隋唐长安城15

当代中国国土整治16

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16

南水北调工程16

三北防护林工程17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18

香港的开山填海造陆工程18

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19

中国原始的自然观20

盘古开天辟地之传说20

传说、学说、理论20

地学知识的产生21

诸子百家的自然观22

地球形状、运动的古朴认识22

天体结构的古代论说23

西方地圆说传入中国23

戴文赛之星云说24

中国古陆形成研究24

海陆变迁思想的产生26

中国学者海平面变化研究26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27

中国学者关于人类发祥地的争论27

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多中心说28

华夏族形成时间探研28

中国原始农牧业产生29

世界最大栽培植物起源地确立30

中国传统海洋农业文化提出32

因地制宜思想的确立32

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论说32

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之说33

当代学者的天地生综合研究33

天地生人系统观的提出34

著作、刊物35

地学知识的开始记载35

地学著作的出现36

《周易》中的地学思想36

《尚书·禹贡》问世37

《山海经》编定38

《管子》中的地学知识38

《周髀算经》在天文地球科学上的贡献39

《太初历》编成39

屈原著《天问》39

柳宗元著《天对》39

《梦溪笔谈》在地学上的贡献40

地方志中的地学知识41

《中国方志大辞典》出版41

二十五史中的地学知识41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地理门目42

中国历代舆地丛书的编辑43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地理汇编45

《历体略》问世46

中国的郦学研究46

张相文的开创性近代地学教育著作46

《竺可桢文集》出版47

《翁文灏选集》出版47

《新地学》出版47

李四光的地学论著48

《中国古宇宙论》问世48

当代论说地球的著作出版48

《中国地学论文索引》出版49

王益厓编纂《地学辞书》49

近年地学辞书的出版50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学各卷出版51

台湾《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地球科学)出版52

台湾《地球科学名词辞典》出版52

台湾《地球科学辞典》出版52

《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中的地学类词52

《地学基础手册》出版52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出版52

《中国名胜词典》出版53

《世界名胜词典》出版53

近年地学刊物的出版53

中外地学学术机构类书的出版53

《中国市县手册》出版53

《世界地学工具书指南》出版5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选印地学文献57

当代地学检索类期刊的出版57

中文版《自然与资源》刊行58

《地球》杂志创刊58

《地球科学进展》刊行58

《南极研究》创刊59

机构与学术团体59

中华自然科学社创立59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成立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地球科学部60

中国科学院成立地学史室61

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61

中国极地研究所建立62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建立62

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建立62

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成立62

中国省区自然资源研究机构建立63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63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成立64

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成立64

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成立64

会议65

中国地学学会机构的成立65

全国地球科学认识论、方法论讨论会召开65

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室成立65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65

全国地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召开66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北京创办67

南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67

其他68

中国古代测时仪器的发明68

中国古代指南器物的发明68

中国历法体系的形成69

全国首次实行夏时制69

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69

中国极轨道卫星发射70

地球同步卫星发射与接收70

国土普查卫星发射70

中国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发射70

中国资源卫星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71

气象卫星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71

低纬探空火箭实验71

高空气球探测实验72

航空遥感技术系统的建立72

全球变化遥感研究72

月球上采用中国名称的环形山73

“宇宙星盘”发明73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筹建73

中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组建73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建成74

中国参加“地球日”活动74

“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的设置74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家数据库建成74

中国地理学发展简史76

地理学卷76

总论76

甲骨文中的地理知识79

“中国”一词的出现79

“地理”一词在《周易·系辞》中最早出现80

地记出现80

图经出现80

方志形成80

总志出现80

沿革地理学形成80

方志学形成81

舆地之学形成81

裴秀始创中国传统地图学理论基础81

沈括对地理学贡献81

徐霞客开辟中国地理学新方向81

徐松西北地理研究82

沈壵史地学研究82

顾炎武对地理学贡献82

李兆洛研究沿革地理82

刘献廷提出地理学要阐述“天地之故”82

杨守敬对舆地之学贡献83

张相文开辟中国新地理学事业83

竺可桢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83

翁文灏对中国地理学贡献83

考察84

中国人首先发现珠穆朗玛峰84

都实查探黄河源84

斯文·海定在中国探险考察84

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西北84

中国首次进行高山考察85

西藏考察85

哈·安姆与李承三考察贡嘎山85

克勒脱纳与林超考察云南和横断山85

徐近之考察西藏85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86

长江源考察86

黄河源考察86

黄果树瀑布考察86

希夏邦马峰考察86

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86

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87

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87

黄淮海平原考察8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考察87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科学考察87

江苏湖泊资源综合考察88

鄱阳湖调查88

黑龙江流域考察88

新疆考察88

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89

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89

可可西里综合考察开始89

中国冰川考察89

中国冻土考察90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考察研究90

中国沼泽考察90

中国土地资源考察90

李四光提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分期91

研究、学说、理论91

澳门自然地理考察91

中国南水北调西线考察91

中国土地利用调查91

西沙群岛地理考察91

胡先骕最早进行中国植物地理区划92

刘慎谔对中国植物地理学贡献92

黄汲清提出天山南麓冰川作用和分期92

吴尚时华南自然地理研究92

黄秉维、罗来兴黄土地貌研究93

林超、罗开富率先开展中国自然区划研究93

郭敬辉、刘昌明中国河流水文地理研究93

徐近之中国历史气候研究93

郑作新、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研究93

林超、陈传康等开拓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94

刘培桐开拓中国化学地理学研究94

周廷儒开拓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94

民学煜中国植物地理研究94

黄秉维提出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三个方向94

黄秉维、左大康等热量水分平衡研究94

赵松乔开拓中国干旱区研究95

陈吉余开拓中国河口海岸研究95

杨利普干旱区水资源研究95

施雅风开拓中国现代冰川研究95

液雅风等提出中国东部中低山区不存在第四纪冰川95

任美锷中国地貌研究96

王乃梁中国构造地貌研究96

沈玉昌中国地貌区划研究96

严钦尚中国地貌研究96

曾昭璇中国地貌研究96

松花江中游水体汞污染特征调查与控制途径研究97

长白山高山苔原的发现97

苏泽霖香港地貌研究97

唐永銮热带景观研究97

邹豹君山地地貌研究97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研究98

中国城市气候研究98

丹霞地形研究98

陈国达“中国岸线问题”发表98

陈国达提出地貌的大地构造类型划分99

胡焕庸提出瑷珲-腾冲线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99

胡焕庸开拓中国人口地理研究99

严德一边疆地理研究99

竺可桢提出地理学要为农业生产服务99

周立三中国农业区划研究99

吴传钧经济地理研究100

曾世英等开拓中国地名学研究100

钟功甫基塘系统研究100

邓静中中国农业区划研究100

严重敏城市地理研究101

李旭旦复兴中国人文地理研究101

郭来喜、陈传康、杨冠雄等开展旅游地理学理论和区域旅游开发研究101

佘之祥江苏农业地理研究101

吴传钧倡导国土研究101

三江平原农业自然资源遥感调查与综合开发研究101

梁志强交通地理和城市化研究102

薛凤璇城市地理研究102

丁文江最早发现《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102

谭其骧对中国历史地理学贡献102

侯仁之对中国历史地理学贡献102

谭其骧等西汉人文地理研究103

陈桥驿系统研究《水经注》103

文焕然研究中国历史生物地理103

曾昭璇开拓中国历史地貌研究103

史念海对中国历史地理学贡献103

谭其骧、邹逸麟等历史时期中国江湖变迁研究104

陈传康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案例研究104

清政府规定在中小学开设地理课104

黄国璋对中国地理教育贡献105

吕逸卿对中国高等地理教育贡献105

李春芬对中国高等地理教育贡献105

陈尔寿对中小学地理教育贡献105

著作、地图、刊物106

《诗经》中地理知识106

物候记载始于《诗经·豳风·七月》106

《管子·地员》问世107

《孙子兵法·地形》问世107

最早物候专篇《夏小正》107

《考工记》指出秦岭、淮河是中国动植物分布的重要界线107

《尚书·禹贡》问世108

《五藏山经》问世108

《周礼·职方》问世108

《吕氏春秋·有始览》问世108

《穆天子传》问世108

《尔雅》地理专篇问世108

《山海经》编定108

《史记·货殖列传》问世108

《史记·大宛列传》问世109

《论衡》中的地理知识109

《汉书》首创“地理志”109

《华阳国志》问世110

《后(续)汉书·郡国志》问世110

正史地理志陆续问世110

《汉书·西域志》问世110

《越绝书》问世110

《南方草木状》指出南岭是中国植物分布的另一条界线111

《水经》问世111

《水经注》问世111

《西域图记》问世111

《括地志》问世111

《元和郡县图志》问世111

《经行记》问世111

《蛮书》问世112

《太平寰宇记》问世112

《长安志》问世112

《元丰九域志》问世112

《吴郡志》问世113

《岭外代答》问世113

《桂海虞衡志》问世113

《乾道临安志》问世113

《舆地广记》问世113

《通志》地理专篇问世113

《严州图经》问世113

《吴郡图经续记》问世113

《西游录》问世114

《长春真人西游记》问世114

《舆地纪胜》问世114

《方舆胜览》问世114

《诸番志》问世114

《景定建康志》问世114

《咸淳临安志》问世114

《大元大一统志》成书115

《河源志》问世115

《文献通考》地理专篇问世115

《临安三志》问世115

《通鉴地理通释》问世115

《诗地理考》问世115

《西使记》问世115

《齐乘》问世116

《作京遗迹志》问世116

《西湖游览志》问世116

《大明一统志》问世116

《九边图说》问世116

《水经注笺》问世116

《大明一统名胜志》编定116

《天下郡国利病书》问世117

《历代帝王宅京记》问世117

《肇域志》问世117

《今水经》问世117

《历代地理沿革表》问世117

《帝京景物略》问世117

《徐霞客游记》问世117

《日下旧闻》问世118

《柳庭舆地隅说》问世118

《读史方舆纪要》问世118

《裨海纪游》问世118

《禹贡锥指》问世118

《异域录》问世118

《汾州府志》问世119

《皇舆西域图志》问世119

《全校水经注》问世119

《水道提纲》问世119

《海国闻见录》问世119

《西湖志》问世119

《日下旧闻考》问世120

《水经注释》问世120

《微波榭本水经注》问世120

《泾县志》问世120

《山海经笺疏》问世120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问世120

《唐两京城坊考》问世120

《蒙古游牧记》问世121

《柳边纪略》问世121

《朔方备乘》问世121

《海国图志》问世121

《瀛环志略》问世121

《大清一统志》问世121

《西域水道记》刊行121

《合校水经注》问世122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问世122

《水经注疏》问世122

《晦明轩稿》问世122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问世122

《中国边疆图籍录》问世122

《庚子辛丑日记》记有中国最早的物候实测记录122

《中国水文区划(初稿)》问世123

《中国地貌区划(初稿)》问世123

《中国气候区划(初稿)》问世123

“中国山脉考”发表123

《地文学》出版123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问世123

《中国潜水区划(初稿)》问世124

《中国土壤区划(初稿)》问世124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中国昆虫地理区划(初稿)》问世124

《中国植被区划(初稿)》问世124

《青藏自然地理资料》出版124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地貌研究》出版124

《中国沙漠概论》出版125

《地球概论》出版125

《中国岩溶研究》出版125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出版125

《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出版125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地下水》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地貌》出版126

《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出版127

《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出版127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出版127

《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出版127

《中国植被》出版127

《自然地理新论》出版127

《西藏自然地理》出版127

《河流地貌学概论》出版128

《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出版128

《地形学》出版128

《三江平原沼泽》出版128

《岩溶学概论》出版128

《西藏地貌》出版128

《中国自然地理》(英文版)出版129

《中国冰川概论》出版129

《海南岛自然地理》出版129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出版129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出版129

“中国之农业区域”发表129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出版130

《苏联经济地理》出版130

《城市规划原理》出版130

《工业地理学》出版130

《中国农业地理丛书》编纂130

《中华经济地理志》出版130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发表130

《人文地理学论丛》出版131

《交通运输地理学》出版131

《城市总体规划》出版131

《经济地理学主要理论问题研究》出版131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出版131

《城市规划条例》问世131

《中国文化地理》出版131

《商业地理学》出版132

《经济地理学导论》出版132

《人文地理学概论》出版132

《人文地理学导论》出版132

《中国人文地理概论》出版132

《海南经济发展战略》出版132

《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实业计划》出版133

《徐霞客先生年谱》出版133

《中国地名大辞典》出版133

《地理学通论》问世133

《区位论原理》出版133

《本国地理》出版133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出版134

《内蒙古地理》出版134

《中国地方志综录》出版134

《建设地理新论》出版134

《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发表134

《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地理学》出版134

《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出版135

《河山集》出版135

《中国历史地理》出版135

《中国古方志考》问世135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出版135

《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出版135

《历史地理学论集》出版136

《地理学词典》出版136

《中国地理学史》出版136

《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出版136

《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出版136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出版136

《辞海·地理分册》出版136

《地理学名词》出版137

《最新中外地名辞典》出版137

《世界地名词典》出版137

《外国地名辞典》出版137

《遥感大词典》编纂137

《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出版137

《海南省——自然、历史、现状与未来》出版138

《环球地名趣谈》出版138

《深圳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出版138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出版138

《中国地理学》(英文版)出版138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出版138

《现代应用地理》出版138

《台湾地理概论》出版139

《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出版139

《遥感地学分析》出版139

《长水集》出版139

《中国地理学家》出版139

《中学地理教学法》出版139

高等教育地理书籍成套出版139

《马王堆西汉地图》出土140

《禹贡地域图》问世140

《兆域图》出土140

《放马滩秦墓战国末期地图》出土140

《地形方丈图》问世141

《木方丈图》问世141

《海内华夷图》问世141

《陇右山南图》问世141

《淳化天下大图》问世141

沈括制地理模型141

宋《舆地图》问世141

《长安图》问世141

《九域守令图》问世141

《历代地理指掌图》问世142

《六经图》问世142

《禹贡山川地理图》问世142

《禹迹图》上石142

《华夷图》上石142

《严州图经图》问世142

《地理图》问世143

《绍兴海道图》成图143

《平江图》问世143

《静江府城图》问世143

朱思本绘制《舆地图》143

《长安志图》问世143

《海道指南图》问世143

《海运全图》问世144

《皇舆全览图》绘成144

《万里海防图》问世144

《广舆图》问世144

《河防一览图》问世144

《九边图》问世144

《杨子器跋舆地图》问世144

《京城全图》问世145

《乾隆内府舆图》绘成145

《皇朝一统舆地全图》问世145

《七省沿海全图》问世145

《大清一统舆图》问世145

《中外舆地全图》出版145

《中国地图史纲》出版146

《中国地势图(1∶4000000)出版146

《申报地图》出版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出版146

《中国历史地图》刊行146

《中国分省新图》出版146

杨守敬等编《历代舆地图》问世146

《水经注图》问世146

《中华民国新地图》出版146

《古航海图考释》出版147

《航空遥感图集(腾冲试验区)》出版147

《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147

《陆地卫星影像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出版147

《上海市地图集》出版147

《山西省自然地图集》出版147

《海南岛热带自然资源图》出版148

《专题地图色谱》出版148

《中国人口地图集》出版148

《吉林省地方病与自然环境地图集》出版148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出版148

《地图概论》出版148

首批《中国土地类型图》(1∶1000000)出版149

《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至元代)出版149

《中国自然保护地图集》出版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出版149

《中国地貌图》(1∶1000000)出版149

《地图制图参考手册》出版149

《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一集)》出版149

《中国土地利用图》(1∶1000000)出版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出版150

《地学杂志》创刊150

《地学季刊》创刊150

《方志》创刊150

《禹贡》创刊150

《经济地理》创刊151

《热带地理》创刊151

《地理研究》创刊151

《历史地理》创刊151

《地理集刊》创刊151

《地理知识》创刊151

《地理》创刊151

《地理学报》创刊151

《地理科学》创刊151

《世界地理集刊》创刊152

《冰川冻土》创刊152

《中国沙漠》创刊152

《环境遥感》创刊152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创刊152

《地域研究与开发》创刊152

《干旱区地理》创刊152

《热带地貌》创刊153

《亚洲地理学家》(英文版)创刊153

《地理教学》创刊153

《地理教育》创刊153

《地理译报》创刊153

《地名知识》创刊153

《人文地理》创刊153

《中国干旱区研究》(英文版)创刊153

机构与学术团体154

中国地理研究所成立154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154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成立154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15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成立154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155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成立155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成立155

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成立155

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成立155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155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15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成立156

沙坡头沙漠试验站建立156

天山冰川观测站建立156

大屯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156

禹城综合试验站建立156

广州地理研究所成立157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157

河南地理研究所成立157

洪河沼泽实验站建立157

太湖研究站建立157

净月潭遥感试验站建立157

中山大学地理系成立158

浙江大学建史地系和史地研究所158

清华大学地理系成立158

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成立158

东南大学地理系成立158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成立158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成立158

西北大学地理系成立159

中央大学地理系设地理学研究部159

兰州大学地理系成立159

南京大学地理系成立159

湖南大学经济地理系成立159

河南大学地理系成立159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0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成立160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0

北京大学地理系成立160

新疆大学地理系成立160

全国大学地理系的调整160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成立160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1

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成立161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亚地理研究所成立16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成立16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成立162

西南师范大学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成立162

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2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162

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成立16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3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3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3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163

陕西师范大学暨西北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成立163

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成立16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理系等单位建立博士生点164

香港地理学会成立164

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成立164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系及研究所成立165

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成立165

中国文化大学地学研究所及地理系成立165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成立165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成立165

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成立165

香港大学地理地质系成立165

台湾大学地理系及研究所成立16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国土局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司成立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成立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司成立166

市的出现166

自治县建立167

中国地学会成立167

舆地学会成立167

旗的建立167

盟的建立167

自治州建立167

自治区建立167

中华地学会成立168

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68

禹贡学会成立168

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168

中国地名学研究会成立168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69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70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沿海开放地区研究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流域开发研究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成立170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成立170

纪念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大会171

中国地理学会1949年后召开的历届会员代表大会171

中国地理学会1949年前召开的历届年会171

会议171

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会成立171

纪念洪堡逝世一百周年大会172

纪念南森诞生一百周年大会172

中国地理学会举办暑期中学地理教师短训班172

中国地理学会召开农业地图学术会议172

首届国土整治学术会议召开172

首次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术讨论会召开172

纪念张相文逝世五十周年大会172

首届青年地理工作者会议召开173

首届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召开173

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召开173

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大会173

中国地理学会表彰从事地理工作50年的老专家173

全国第一届计算机地图制图学术讨论会召开173

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173

珠江三角洲环境与空间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召开174

国际交流与合作174

张骞通西域174

丝绸之路的开辟174

法显西行天竺174

玄奘足遍天竺175

义净旅行南亚175

鉴真东渡日本175

马可·波罗周游中国175

龙华民等在中国制作现存最早的地球仪176

利玛窦介绍西方地理知识176

郑和下西洋176

汪大渊远航非洲176

《法显传》问世177

《大唐西域记》问世177

《真腊风土记》问世177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177

《岛夷志略》问世177

《瀛涯胜览》问世178

《西洋番国志》问世178

《星槎胜览》问世178

《中国纪行》问世178

《坤舆万国全图》问世178

《两仪玄览图》问世178

《支那历史地理》出版179

《八省沿海图》出版179

《坤舆全图》问世179

《职方外纪》问世179

《中国新图志》出版179

《战后新世界》中译本出版180

《人生地理学原理》中译本出版180

《人文地理学》中译本出版180

《地理环境之影响》中译本出版180

《人种地理学》中译本出版180

《中国地理基础》出版180

《英国土地及其利用》中译本出版181

《普通地理学原理》中译本出版181

《地表面热量平衡》中译本出版181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中译本出版181

《苏联地理学》中译本出版181

《自然地理学原理》中译本出版181

《环境科学导论》中译本出版182

《古代希腊人的地理学》中译本出版182

《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中译本出版182

《现代自然地理学》中译本出版182

《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中译本出版182

《地理学思想史》中译本出版182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译本出版182

《地图制图学概论》中译本出版182

《经济地理学》中译本出版183

《地理学理论问题》中译本出版183

《地图学原理》中译本出版183

《地理学中的解释》中译本出版183

克勒脱纳对中国地理教育的贡献183

费师孟对中国地理教育的贡献183

国际地理联合会恢复中国会籍184

中国等四国发起成立国际冻土协会184

中国地理学会对应国际地理联合会委员会成立184

中国加入国际地理联合会184

伊萨琴科在中国举办自然地理教师进修班184

中国冰川学家加入国际冰川学会184

中国代表当选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185

首届海内外华人地理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在香港召开185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亚太区域会议首次在北京召开185

其他185

郡县制确立185

州制确立185

道(路)制确立186

省制确立186

经济特区建立186

中国沿海开放地带形成186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成县界数据库186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流水地貌实验室建成187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实验技术系统初步建成187

中国科学院组织制图自动化系列设备的研制187

广东封开、广州、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建立187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任美粤维多利亚奖章187

台湾嘉义、花莲北回归线标志建立187

地质学卷189

总论189

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189

法规、政令191

《周礼》的矿业制度191

《管子》的“官山海”政策19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矿业政策191

汉代的矿业政策192

魏晋南北朝的矿业政策192

秦代的矿业政策192

隋唐的矿业政策193

宋代的矿业政策193

辽金的矿业政策194

元代的矿业政策194

明代的矿业政策195

清代的矿业政策195

清末矿法的制订196

民国矿法的公布197

国务院颁布《矿山安全条例》197

地质矿产部颁布《矿山安全条例》试行细则1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公布197

清末外国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调查198

李希霍芬在中国的地质地理考察198

考察、发现、勘查、开发198

庞培勒在中国的地质调查199

维里士在中国的地质考察200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地质调查200

祁连山地区综合地质考察200

秦岭山及四川地质调查201

中国首次组队对西藏进行地质考察201

地质部西南第四纪冰川考察202

清末民营矿业的兴起202

李鸿章、沈葆桢、左宗棠奏请开采煤铁矿202

李鸿章试办河北磁州煤铁矿202

盛宣怀督办湖北广济、兴国煤矿202

清末的官办矿业203

张之洞派员勘查湘鄂赣陕矿产203

抚顺煤矿的发现与开发204

大同煤田的发现、勘查和开发204

清末的有色金属开采204

本溪湖煤铁矿的开发204

清末的金银矿开采204

平顶山煤田的发现与勘查205

准噶尔煤田的发现与勘查205

开滦煤矿的发现、勘查和开发205

淮南煤田的发现与勘查206

六盘水煤田的勘探206

四川中梁山煤矿的勘探206

淮南八公山煤田的发现207

山东枣庄煤矿的发现、勘查和开发207

河南焦作煤矿的发现、勘查和开发207

山西阳泉煤矿的发现、勘查和开发207

宝鼎煤田勘探会战208

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的发现和勘查208

江西萍乡煤矿的发现、勘查和开发208

四川油、气田的开发209

延长油矿的发现与开发209

玉门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09

茂名油页岩的勘查与开发210

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210

青海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0

吉林油田的发现210

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0

胜利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1

华北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2

大港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2

中原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2

江苏油田的发现213

长庆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3

江汉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3

辽河油田的发现与开发213

河南油田的发现214

放射性矿化显示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14

羊八井地热田的勘探、开发和利用214

大冶铁矿的勘查与开发214

庞家堡铁矿的勘查与开发215

鞍山铁矿(鞍山-本溪铁矿)的勘查与开发215

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5

攀枝花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5

冀东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5

石碌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5

大红山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6

铬铁矿普查勘探会战216

西藏罗布萨铬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6

马坑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6

宁芜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6

镜铁山铁矿的发现和勘查216

富铁矿会战217

遵义锰矿的发现和勘查217

广西下雷锰矿的发现和勘查217

辽宁瓦房子锰矿的发现和勘查217

胶东金矿的开发218

迁西金厂峪金矿的发现和勘查218

小秦岭金矿的发现和勘查218

漠河金矿的开发218

河南破山银矿的发现与开采219

中条山铜矿的发现和勘查219

夹皮沟金矿的发现与开采219

金瓜石金矿的发现和勘查219

江西铜厂铜矿的发现和勘查220

海南岛琼州大艳山铜矿的开发220

东川铜矿的发现和勘查220

白银厂铜矿的发现和勘查220

多宝山铜矿的发现和勘查220

玉龙铜矿的发现221

金川镍矿的发现221

黄沙坪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1

兰坪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1

水口山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1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2

柿竹园多金属矿的发现和勘查222

锡铁山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2

桃林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2

洒顶厂铅锌矿的发现和勘查222

瑶冈仙钨矿的发现223

西华山钨矿的发现和勘查223

富贺钟锡矿的勘查223

大厂锡矿的发现和勘查223

个旧锡矿的开发224

杨家杖子钼矿的发现和勘查224

大黑山铝矿的发现和勘查224

金堆城钼矿的发现和勘查224

栾川钼矿的发现和勘查224

锡矿山锑矿的勘查225

黔东湘西汞矿的发现和勘查225

白云鄂博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发现和勘查225

昆阳磷矿的发现225

湘西发现金刚石砂矿226

浏阳磷矿的发现226

山东发现金刚石原生矿226

开阳磷矿的发现226

襄阳磷矿(荆襄磷矿)的发现226

绵阳磷矿的发现226

辽南发现金刚石原生矿227

鄂西发现大型硒矿床227

鸡西柳毛石墨矿的发现和勘查227

河南西南部蓝石棉矿的发现和勘查227

新疆宝石和玉石的开发228

南阳玉的发现和开发228

密玉的发现和开发228

密县天然油石的发现和开发228

国家决定加速查明新疆矿产资源229

吉林陨石雨的考察与研究229

吴城天然碱矿的发现和勘查229

赣南大盐矿的发现229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230

淮河流域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地质勘察230

新安江流域及新安江水库工程地质勘察231

官厅水库工程地质勘察研究231

黄河三门峡水库工程地质勘察231

密云水库工程地质勘察231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231

宝鸡-成都铁路工程地质勘察231

成都-昆明铁路工程地质勘察232

大瑶山深埋复线隧道工程地质勘察232

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地质勘察232

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地质勘察232

放射性化探技术——氡法的创立和发展233

γ测量在中国创立和发展233

放射性化探技术勘查油气田在中国的建立和开发233

放射性水化勘探技术在中国的建立和开发233

创造、研制234

卓筒井的发明234

地质领域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的创立234

中国第一个铀矿石铀量分析方法的诞生234

硫-锑试金光谱法研制成功235

压磁应力计73-1型的研制235

磁团聚重选法试验成功235

放射性化探技术——氦法的创立235

金川矿区地应力测量235

非稳定流理论在水文地质计算中的应用236

超基性岩标准物质的研制236

放射性矿基准系列模型首次建成236

同位素地质年龄标准样品的研制237

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生产的FD-123型航空伽玛能谱仪的研制237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系统的研制237

中国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技术开发237

受控定向钻探技术试验成功237

全方位受控定向孔的应用238

首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矿产资源遥感项目238

研究、学说、理论238

《管子》的地质思想238

《山海经》的地质思想239

《神仙传》的海陆变迁思想239

《水经注》的地质思想239

沈括的地质思想239

《天工开物》的地质思想240

鲁迅与地质学240

朱熹的“灾变论”240

葛利普脉动学说的提出241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建立和发展241

中国?科研究的创始241

地质力学理论的建立242

多旋回构造运动说的创立和发展242

地洼学说的建立242

构造迁移论的提出243

波浪状镶嵌构造说的建立243

断块构造学说的提出243

层控矿床理论及其应用244

同生成矿理论的引进与发展244

外生矿床陆源汲取成矿论的提出244

成矿系列理论的提出245

粉岩铁矿模式的建立245

多因复成矿床概念的提出245

动力成岩成矿理论的提出246

朱熙人对中国铜矿的分类246

谢家荣对中国铁矿的分类246

南延宗对中国银铅锌矿床的分类247

泰山群和泰山杂岩的研究247

鞍山群的建立248

阜平群的建立248

五台群的建立248

滹沱群的建立249

中国震旦系的建立249

中国寒武系的建立249

中国奥陶系的建立250

中国志留系的建立250

中国三叠系的建立251

中国二叠系的建立251

中国石炭系的建立251

中国泥盆系的建立251

中国侏罗系的建立252

中国白垩系的建立252

中国第三系的建立252

中国第四系的建立253

云南昆阳寒武-前寒武系梅树村剖面的建立253

广西南边村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的建立253

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的划分254

南岭花岗岩的研究254

香花石和香花岭岩的发现254

葡萄石晶体结构的发现254

印支运动的提出255

吕梁运动的提出255

五台运动的提出255

铂族新矿物的发现255

燕山运动的提出256

喜马拉雅运动的提出256

板块构造学说的引进及应用256

用地质力学预测隐伏矿床256

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257

上海地面沉降勘察研究257

沿海重点建设城市及经济特区环境地质研究257

南通环境地质研究257

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地质环境研究258

著作、刊物258

“地质”一词在中国的最早出现258

“中国地质略论”发表259

《地学浅释》出版259

《矿政辑略》出版259

《地理全志》出版259

《中国矿产志》出版260

“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发表260

《中国地质学》出版260

《石雅》和《古矿录》出版260

《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版261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出版261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出版261

《普查须知》出版262

《火成岩》出版262

《中国固体矿床水文地质分类》出版262

“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发表262

《冰期之庐山》出版262

《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出版262

“从构造体系的观点探讨中国石油勘探远景”发表263

《地台活化说及找矿意义》出版263

《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出版263

《地质力学概论》出版263

《祁连山地质志》(1~4卷)出版263

《不透明矿物晶体光学》出版264

《数学地质引论》出版264

“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表264

《中国区域地层表》出版264

《透明矿物显微鉴定表》出版265

《成矿构造研究法》出版265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出版265

《遥感原理和工程地质判译》出版265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出版265

《地质力学与地壳运动》出版266

《遥感图像地质解译教程》出版266

《中国地层》出版26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出版266

《亚洲地质》出版266

《系统矿物学》出版267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出版267

《我国金矿成矿规律的初步研究》出版267

分省(市、自治区)《区域地质志》的编制出版267

《金川矿区应力测量与构造应力场》出版268

《隐伏矿床预测》出版268

《中国大地构造》出版268

《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出版268

《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积规律》出版268

《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出版269

《地质成果系列》出版269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文集》出版269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文集》出版269

《中国矿床》出版269

《中国黄土》出版269

《许杰笔石论文集》出版270

《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出版270

《国土普查卫星资料应用研究》(第一集)出版270

《滇南矿厂图略》出版270

“直隶地质图”和“直隶矿产图”发表271

《中国地质图》(1∶3000000)出版271

《中国大地构造图》(1∶4000000)出版271

《中国古地理图》出版271

《中国地质矿产图件》(1∶3000000)出版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1∶4000000)出版272

《亚洲地质图》(1∶5000000)出版272

《中国铀矿成矿规律图》的编制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4000000)出版272

《中国大地构造图(按地洼学说编制)》(1∶4000000)出版273

《中国大地构造图》(1∶4000000)及其说明书出版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出版273

《中国构造体系与地震图》(1∶4000000)出版273

《中国陆地线性构造图》(1∶4000000)出版274

《亚洲大地构造图》(1∶8000000)出版274

《中国陆地卫星像片图册》出版2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构造体系图》(1∶2500000)出版274

《中国古地理图集》出版274

《中国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1∶500000)及说明书出版275

《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1∶4000000)出版275

《中国岩溶——景观、类型、规律》出版275

《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0000)出版275

《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1∶4000000)出版276

《中国水文地质图》(1∶4000000)出版276

《中国黄淮海平原地貌、第四纪地质、岩相古地理图集》(1∶1000000~1∶8000000)出版276

《中国工程地质图》(1∶4000000)及说明书出版276

《地质矿物学大辞典》出版276

《中国地质学会志》出版277

《英汉地质词典》出版277

《地质辞典》出版277

《地质论评》创刊278

《矿测近讯》创刊278

《地质学报》创刊27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278

《探矿工程》创刊278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出刊27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创刊279

《中国地质》创刊279

《地质科学》创刊279

《中国地质报》创刊279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创刊280

《中国岩溶》创刊280

《矿床地质》出刊280

《岩矿测试》创刊280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创刊280

《岩石矿物学杂志》刊行280

《中国地质文摘》创刊281

机构与学术团体281

清政府设立的矿务机构281

中国最早建立的矿务总局281

民国时期各省地质调查机构的建立282

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创建282

实业部地质科的设置282

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设置的地质机构282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83

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的设立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的建立283

地质部各大区地质局的设立284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设立284

地质部成立普查委员会285

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的设立28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局的设立285

地质部建立航空物探大队285

地质矿产部设立矿产开发管理局28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的建立286

中国铀矿地质管理及科研机构的创建286

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成立286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建立286

冶金工业部设立地质局287

建筑材料工业部设立地质局287

煤炭部设立地质局28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设立地质局288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88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的建立289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建立289

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90

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90

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建立291

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的建立29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91

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建立291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的建立292

石油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9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建立292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建立292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建立292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建立293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建立293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建立293

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建立293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建立294

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建立294

地质矿产部北京计算中心的建立294

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的建立295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的建立295

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的建立295

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的建立295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的设立296

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的成立29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成立296

国家建材局成立地质研究所296

化学工业部成立化工矿产地质研究院29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建立297

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成立297

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心的建立297

地质出版社成立297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立298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建立298

西北大学地质系建立299

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建立299

清华大学地质系建立299

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建立299

中山大学地质系建立299

兰州大学地质系建立300

南京地质探矿专修学校建立300

中国矿业大学煤田地质系建立300

中国地质大学建立300

长春地质学院建立300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建立301

石油大学石油勘探系建立30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建立301

成都地质学院建立301

同济大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建立302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建立302

华东地质学院建立30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建立303

阜新矿业学院地质测量工程系建立303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勘探系建立303

河北地质学院建立303

西安地质学院建立303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建立304

中国地质学会建立304

中国石油学会建立306

中国煤炭学会建立306

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成立306

中国地洼学说研究会成立306

国际发展地球科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307

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307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307

国际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成立307

中国地质机械仪器质量管理协会成立307

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成立307

2000年中国地质研究会成立308

地质科技管理研究会成立308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308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8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9

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9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9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9

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9

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9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10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0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0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0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0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成立311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1

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311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11

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11

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成立311

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2

中国地质学会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312

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312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成立312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2

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2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13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314

会议314

西汉的“盐铁会议”314

中国地质学会年会的举行314

中国地质学会特别会议宣布北京猿人的发现318

中国地质学会历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318

地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318

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召开319

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召开319

中国元古时期地层分类命名会议召开320

第一届全国矿产会议召开320

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召开320

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召开320

第三届全国矿床会议召开321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召开321

第一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召开321

第一届全国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召开322

全国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召开322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工作座谈会召开322

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召开322

第一届全国构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召开322

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召开322

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召开322

中国地质学会庆祝成立60周年大会323

丁文江诞辰100周年纪念323

章鸿钊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举行323

翁文灏100周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举行324

纪念李四光诞辰100周年大会召开324

国际交流与合作324

中国地质学家首次参加国际地质会议324

中国派员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会议326

中国参加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326

中国参加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326

中国参加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326

中国参加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326

国际中生代、新生代地质讨论会召开327

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召开327

钨矿国际地质讨论会召开327

第五届国际磷块岩学术讨论会召开328

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召开328

首届在中国召开的国际遥感地质专业学术会议328

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召开328

第11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召开328

国际末前寒武系及寒武系地质讨论会召开329

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暨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大会召开329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第21届大会召开329

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召开330

中苏签定联合在中国境内进行铀矿普查、勘探的协定330

中苏合作进行黑龙江流域地质考察330

中法合作开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与地壳上地幔的形成演化研究330

其他331

清末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矿区的条约、协定和合同331

中美合作进行南海地质调查331

中日签定关于铀矿资源区域普查技术合作协议331

清末矿权的丧失332

清末的收回矿权运动333

中国地质矿业教育的开端334

民国时期的地质教育334

葛利普奖章设立335

赵亚曾奖金设立335

丁文江奖金设立335

中国地质学会奖学金设立335

许德佑、陈康、马以思纪念奖设立336

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建立336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设立336

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建立336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337

总论338

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简史338

法规、政令338

中国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草案)编成338

地球物理学卷338

国家地震局颁布《震情分析预报工作管理条例》339

地电台站观测技术规范的修订339

国家地震局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339

考察、调查、勘探、实验339

翁文灏一行首到1920年海原大地震区考察339

河北邢台大地震考察340

中国地震考察组赴智利、南极考察340

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开创中国地震的群测群防工作340

山丹大地震的记录与考察340

郭增建等赴1920年海原大地震区考察340

国际饥饿救济协会成员赴海原大地震区调查340

中国火山活动的历史记载341

卡尔达西火山的考察342

西藏地热综合考察342

中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之初创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时期的物探工作342

中国重力勘探进展迅速343

中国航空磁测的进展343

中国电法勘探的进展343

中国地面磁法勘探的进展344

中国放射性勘探的进展344

中国工程地震勘探的进展344

中国航空物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345

中国石油电法勘探的开展345

中国海上地震勘探的开展345

中国三维地震勘探的进展345

中国测井与井中地球物理勘探的新进展346

中国第一批大地热流数值的测定346

攀西古裂谷大地热流测定346

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岛首次进行地磁与高空物理观测346

中国地磁观测346

中国地磁绝对值强度标准建立347

流动磁测与地磁图的绘制347

顾功叙首次在中国开展电法勘探347

偶极电测深方法正式开展观测347

形变电阻率法在铁路隧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347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348

NIM-Ⅱ型可移激光绝对重力仪研制成功348

中国西藏水热爆炸热田的发现348

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物探工作任务的提出348

发现、发明348

土层及矿山岩体受力时电阻率变化的现场大尺度实验348

使用“土地电”法探索地震前兆348

地电观测仪器的研制349

DZ-79双频道幅频仪研制成功349

研究、理论349

大陆地震构造基本特征的研究349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349

中国活断层研究和活断层填图349

全球活断层特征的对比与研究350

中国油田地温研究351

天文地质基本问题研究351

中国地热工作的创建开拓351

国家地震局组织地学断面编制与研究351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综合研究351

地热与地震关系研究352

重力勘探中外部改正方法研究352

邢台地震揭开了中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序幕352

中国开始全面探索地电前兆研究工作352

中国第一个地电阻率观测站开始地震前兆探索研究352

华北地区和南北地震带近期强震危险性判断与研究353

京津唐地区深部结构研究353

唐山等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大陆地震预报程序研究353

中国七个大型在建水电工程蓄水后诱发地震可能性的初步评估353

矿山地热研究353

大同火山群的“死”与“活”之辩353

华北地热综合研究354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提出354

腾冲地热研究354

漳州地热田开发和研究354

孙文珂等提出第二代地球物理勘探理论355

地磁“低点位移”预报地震方法的提出355

大地电场地震前兆过滤电势机制的提出355

著作、刊物356

《银川小志》手抄本对宁夏地震的记载356

秦可大撰世界第一篇地震论文——“地震记”356

李四光《论地震》出版356

李善邦《中国地震》出版356

《1920年海原大地震》出版356

《1976年唐山地震》出版356

《唐山大震震害》出版356

《地震预报的地震学方法》出版357

《中国震例(1966~1975)》出版357

《地震工程学辞典》出版357

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出版357

《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成果汇编》出版357

《地震工程学》出版357

《震源物理》出版357

《地震对策》出版357

《中国地震年鉴》问世357

1960年版《中国地震目录》出版358

1970年版《中国地震目录》出版358

1983年版《中国地震目录》出版358

1984年版《中国地震目录》出版358

《中国地震简目》出版358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出版358

《国家地震局全国重力重复测量资料汇编》出版359

《中国八大震震害摄影图集》出版359

《中国地展科技文献题录大全》(1900~1985)出版359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出版359

《公元前2000年-公元1979年全球重大地震目录》中译本出版359

《中国地震前兆资料图集》出版3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构造图》(1∶4000000)及说明书出版360

《亚欧地震构造图》及其说明书出版360

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首次编制360

编制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360

中国温泉分布图编成361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的编制361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及《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1∶4000000)挂图出版361

方俊《固体潮》出版361

《地面磁测资料解释推断手册》出版362

《重力学引论》出版362

中国地磁观测报告的出版362

《郯庐断裂》出版362

傅承义《地球十讲》出版362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出版362

《中国五大连池火山》出版363

《地球物理学辞典》出版363

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诞生363

第一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域划分图》出版363

第二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出版363

徐明同发表论及台湾地震活动的文章363

《中国地球物理学报》创刊363

《地震学报》创刊363

《中国地震》创刊36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64

《物探与化探》杂志创刊364

《地震学刊》创刊364

《地震地质》创刊364

《地震研究》创刊364

《地震》创刊364

《西北地震学报》创刊364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365

中国科学院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365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365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365

中国第二个地震台在南京北极阁建成365

李善邦在北京西山鹫峰建立中国第一个地震台365

中国第一个地磁台建成365

机构、学术团体365

国家地震局成立366

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地震局系统机构366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成立366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成立366

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成立367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建立367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成立367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成立367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建立367

国家地震局学术委员会成立368

全国各省区建立地震局368

全国成立六个地震协作区368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河源地震考察队368

国家地震局决定组建新疆地震预报研究队368

西北地震综合考察队建立368

兰州地震研究所邢台地震工作队成立368

国家地震局属地震技术专科学校建立369

黄河流域地震台站的布设369

长江三峡地震台网的创建369

中国科枝大学成立地球物理系369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369

中国地质大学成立地球物理勘探系369

1949年后建立的首批地磁台370

国际地球物理年建立三个地磁台370

中国第一座火山监测站建成370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建立370

北京地区地磁场总强度传输台网建成370

北京、兰州等地建立中国第一批大地电流台站370

国家重力仪格值标定场的建立371

中国大功率高温地热电站建成371

国家重力基本网1983网的建立371

中国首座地热发电试验站建成37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371

地质部第二次全国测井工作会议召开372

地质部全国物探工作会议召开37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举行学术年会37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72

会议372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学会成立372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372

地震学联合科学基金会成立372

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召开地电预报地震工作经验交流会373

全国地震烈度区划讨论会与经验交流会召开373

第三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召开373

中国首届地热学术会议召开373

全国首次地震短临预报座谈会召开37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74

石油工业部召开第三次物探情报工作会议374

山地地震勘探方法讨论会召开374

地震勘探学术交流会召开374

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学术交流会召开37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召开地热物探学术讨论会37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理事会议及学术讨论会375

石油工业部物探资料处理解释经验交流会召开375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二届年会召开375

中国8级大震学术讨论会举行375

中国地热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召开37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测量、编图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召开375

全国第一次磁爆预报学术交流会召开375

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召开375

计算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召开376

第一次全国地壳与上地幔物理学术讨论会召开376

电法仪器学术交流会召开376

大震对策学术讨论会召开376

石油工业部召开第四次物探情报工作会议37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召开376

石油重、磁、电勘探经验交流会召开377

第一次天电哨声及地磁脉动学术讨论会召开377

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评委会召开第一次常委会377

青藏高原地震科学和地震趋势讨论会召开377

地电清理攻关工作总结会议召开377

磁爆预报和电磁扰动学术讨论会召开378

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技术交流会召开378

勘探地球物理发展方向座谈会召开378

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召开37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高空物理研究座谈会召开378

《中国地震报》报社召开成立大会379

第二次全国地磁测量、分析、编图及应用学术讨论会召开379

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召开379

首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学术讨论会召开379

电磁法方法和仪器学术讨论会召开379

全国水文物探学术经验交流会召开380

地震前兆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成果验收会议召开380

1990.0年地磁测量与分析方法讨论会召开380

岩性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召开380

第一次全国航空物探学术讨论会召开380

首届全国火山地震研讨会召开381

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按年度召开381

张衡纪念会举行381

国际交流与合作381

苏联专家组来华帮助中国开展地震地质工作381

中国进行国际地球物理年观测381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381

顾功叙参加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50届年会382

中国-比利时王国合作观测固体潮382

中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联合学术讨论会召开382

中苏合作观测兰州重力固体潮382

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建立者图佐·威尔逊教授访问中国382

中国代表出席石油输出国组织举办的学术座谈会383

中法合作测定藏南大地热流数据383

中国代表团应邀参加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第52届年会383

顾功叙参加苏联电磁测深法会议383

中美地震科技合作383

中国地磁台对外交换资料383

第十届国际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召开383

中国地磁台荣获“国际地球观测百年纪念”纪念章383

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384

中国-欧洲共同体地震学研讨会举行384

勘探地球物理(1989)国际讨论会召开384

全球活断层特性对比学术讨论会举行384

秦馨菱与瑞典L·B·彼得森协作用MTS法考察唐山地震区地壳电性结构384

其他385

中国首次建立大震宏观前兆系列385

国家地震局组织地震前兆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385

国家地震局部署“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385

地磁预报地震方法的清理和实用化攻关385

李四光谈形变电阻率法预测地震问题385

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预报成功386

唐山地震未能准确预报386

1970年通海7.7级地震对云南地震工作的促进386

中国首次预报和预防大地震成功386

龙陵地震有一定程度预报387

松潘地震是一次较成功的预报387

云南澜沧-耿马7.6、7.2级地震有一定程度预报387

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地震事前有中期预报387

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报告387

地电数据库的建设388

华北和南北地震带5~10年地震危险区划388

地球化学卷389

总论389

中国古代地球化学思想389

中国最早关于陨石雨和陨石坑的记载389

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理论的萌芽389

中国古籍记载富含成矿元素的植物及从中提取金属的过程389

《梦溪笔谈》关于陨石最详尽的科学记载390

中国最早关于“雷公墨”的记载390

中国地球化学发展简史390

《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规定的公布391

中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方法若干规定》颁布实施391

《关于中国陨石命名与译名规定》的颁布391

法规、政令391

中国颁布首批地球化学分析标准参考样391

考察、调查、实验392

中国最早发现的典型环境地球化学影响的病区及病例392

稀有分散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的建立392

中国硅酸盐岩石快速全分析系统的建立392

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关键进展392

中国首次用地球化学法监测地震393

中国首次进行区域性环境污染源调查393

Rb-Sr年龄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关键进展393

U-Pb年龄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关键进展393

中国最早有关宇宙尘考察的报道393

K-Ar年龄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关键进展393

中国的区域化探及地球化学编图工作进展394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地球化学考察与研究394

中国环境污染物量的首次评估394

中国第一次赴南极进行地质地球化学考察395

地球化学工作者首次参与西南国土资源开发战略研究395

横断山区锡矿带的考察与地球化学研究395

10Be加速器质谱测定技术的应用395

Sm-Nd年龄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关键进展395

中国大气降水效应H-О同位素效应线的建立395

细菌成矿实验396

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地球化学部分)396

中国女科学家李华梅赴南极进行地质地球化学考察396

国内大区域环境综合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396

高空宇宙尘的收集397

找油找气有机地球化学新指标、新方法及其应用397

热释汞找矿方法研究及其应用397

微束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397

侯德封对中国地质地球化学的贡献398

涂光炽对中国地球化学的贡献398

李璞对中国地质矿产、岩石、地球化学的贡献398

研究、学说、理论398

地球化学数据库的建立398

郭承基对中国稀土和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的贡献399

司幼东对中国实验地球化学发展的贡献400

於崇文地球化学研究400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研究400

江博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400

李太枫对阿伦德陨石富Ca、Al包体的研究401

孙贤?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401

中国开展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研究401

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401

具有重大影响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发表401

中国第一个富钽花岗岩矿床丁业类型的确定和地球化学研究402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物质成分及地球化学研究402

中国第一次收集到的碳质球粒陨石402

中国学者对地壳元素丰度值进行修正402

中国黄土地球化学研究403

中国第一个前寒武系地质年表的建立403

环境地球化学在中国的兴起403

中国铁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403

宁芜型铁矿床形成机理的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综合研究404

吉林陨石综合研究404

中国第一块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发现404

新疆东部金矿成矿规律及地球化学研究404

中国对阿波罗-17月球岩石样品的分析研究405

白云鄂博矿床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405

中国开展煤成(型)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405

中国第一块石铁陨石的鉴定406

“中国卡林型金矿”的确立406

中国地幔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突破406

中国海第一个区域元素丰度表的建立406

豫西卢氏-灵宝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406

广东一六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406

天然气非生物(无机)成因见解的提出407

个旧-大厂锡矿成矿规律及地球化学研究407

“全球性第三条汞锑矿带——秦岭-中亚细亚汞锑成矿带”的提出407

地质体中新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408

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408

“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若干模式”提出408

“3B”花岗岩概念提出408

“环境界面地球化学”的提出409

中国南海北部大陆架石油地球化学研究409

涂光炽提出矿床成因新分类法——四分法409

新疆北部矿产资源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409

著作、刊物410

中国近代第一篇地球化学研究论文410

中国第一本《地球化学》教材出版410

《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出版410

《全国同位素地质会议文集》出版410

《月质学研究新进展》出版410

《铁的地球化学》理论丛书出版411

《地球化学中的热力学问题》出版411

《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出版411

《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出版411

《七十年代地质地球化学进展》出版411

《中国含铂地质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铂族矿物》出版412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出版412

《成岩与成矿实验》出版412

《赣西北区域地球化学实验图集》出版412

《有机地球化学》出版413

《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法及其运用》出版413

《铀地球化学》出版413

近代化学丛书之一——《地球化学》出版413

《元素地球化学》出版413

《中国斑岩铜矿》出版413

《稀土地球化学演化》(1~5卷)出版414

《地球化学导论》出版414

《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1~3卷)出版414

《裂变碎片径迹技术及其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出版414

《稀土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新方法》出版415

《土壤地球化学的进展和应用》出版415

《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的研制与分析方法(GSD1-8)》出版415

《金属矿床勘查地球化学研究文集》出版415

《化学地理研究文集》出版415

《环境质量研究进展》出版415

《海南岛地质与石碌铁矿地球化学》出版416

“地球化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发表416

无机化学丛书之一——《地球化学》出版416

《华南钨矿成因》出版416

《有机地球化学论文集》出版416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出版417

《勘查地球化学》出版417

《实验地球化学》出版417

《广东大宝山矿床喷气-沉积成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出版417

《南岭地区区域地球化学》出版417

《钨的地球化学》出版417

《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出版417

《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原理》出版418

《天体化学》出版418

《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出版418

《柴达木盆地盐湖》出版418

《油田古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以冀中坳陷为例》出版418

《白云鄂博矿床地球化学》出版419

《水文地球化学找油理论与方法》出版419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出版419

中国第一本南极地质地球化学专著出版419

《海洋地球化学》出版419

《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出版420

《中国主要矽卡岩及矽卡岩型矿床》出版420

《碳酸岩有机地球化学——在石油、天然气、煤和层控矿床成因及评价中的应用》出版420

《中国东南部锡的构造地球化学》出版420

《中国黄土地球化学》出版420

《矿物学报》创刊421

《地质地球化学》创刊421

《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和运移》出版421

《地球化学》杂志创刊421

《沉积学报》创刊422

《岩石学报》创刊422

《地球化学集刊》(第1号)出版422

机构与学术团体422

南京大学建立地球化学专业422

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成立422

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地球化学系423

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建立423

中国第一个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实验室建立423

中国用于地球化学研究的包裹体实验室建立423

中国第一个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室成立42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立423

中国建成第一个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实验室424

中国第一个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室建立424

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建立425

中国第一个研究地幔组分的静态超高压实验室建立425

中国14C年代测定实验室建立425

南京大学花岗岩火山岩及成矿理论研究所建立425

有机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建立426

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建立426

西北大学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室建立426

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建立426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427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427

中国设有地球化学系或专业的高等院校427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427

中国成立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427

全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召开428

会议428

全国高等地质院校地球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428

全国稀有元素地质科研工作交流会召开429

全国岩石矿物分析经验交流会召开429

全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历次学术讨论会召开429

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召开430

中国环境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首次盛会430

全国第一届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召开430

全国构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召开431

全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召开431

南极地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召开431

全国第一次区域地球化学会议召开431

全国首届青年有机地球化学家学术讨论会召开431

中国加入国际矿物协会(IMA)432

中国参加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432

中国陨石首次大联展432

国际交流与合作432

全国超大型矿床寻找与理论研讨会召开432

广州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召开433

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召开43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代表团访问美国433

中国第一部《地球化学》译著出版433

戈尔德施密特的《地球化学》中译本出版434

《简明地球化学手册》出版434

译著《地球化学发展的方向》出版434

译著《地球化学表》出版434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创刊434

中国首次试行招收地球化学在职、定向研究生435

中国试行中外合作培养地球化学博士研究生435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侯德封科学奖设立435

涂光炽最早在中国高校开设地球化学课435

其他435

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题词435

古生物学与古人类学卷436

总论436

中国古生物学简史436

中国古人类综合研究438

沈怀远最早提出鉴别鱼化石的化学方法438

颜真卿解释化石成因438

沈括最早提出“化石”概念,并用化石推测古地理438

鲁迅引进近代古生物学438

葛利普对中国古生物学的贡献439

中国古植物学研究进展439

李四光对?类研究的贡献440

裴文中对中国古人类的开拓性研究440

中国遗迹化石研究440

台湾古生物学研究440

步达生研究北京猿人化石441

杨钟健对中国脊椎动物化石的开拓性研究441

斯行健奠定中国现代古植物学基础441

马廷英最早研究古生物钟441

田奇镌对泥盆纪腕足类的开拓性研究442

中国古生物地理学研究442

孢粉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442

古生态学的引进和研究443

古生物化学的引进443

华夏动物群的提出443

生物-环境控制论创立444

生态分异说创立444

分支系统学的引进445

生态地层学的引进和研究445

化石岩石学研究进展445

间断平衡论引进和研究446

事件地层学的引进和研究446

法规、政令446

国家科委批准《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446

山东山旺被定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447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447

《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颁布447

国家发出《关于发布保护桂林南边村地层剖面公告的通知》447

美国中亚考察团在中国考察448

德日进在中国进行古脊椎动物学考察448

中瑞科学考察队对中国西北综合考察448

李希霍芬在中国的系统地质古生物考察448

考察、调查、发现、研究448

洛齐对中国动物化石的综合考察448

中国境内最早的大规模地质古生物考察研究449

安特生在中国进行古生物学等考察和研究449

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中对古生物调查449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中的古生物调查449

中国古生物学家首次到北极地区考察450

中国三趾马化石研究450

中加恐龙考察450

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王岛的雪原上发现被子植物化石450

中苏古生物考察450

中国象类化石研究451

大羽羊齿植物研究的突破451

华南泥盆纪无颌类和鱼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1

周口店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2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452

中国恐龙研究的开始452

北京周口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2

山东山旺中新世脊椎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452

内蒙古河套人化石的发现453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453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453

云南元谋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3

北京人用火证据的发现454

新疆二齿兽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4

中国首次报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454

周口店北京猿人旧石器的发现与研究454

周口店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5

中国肯氏兽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5

云南禄丰蜥龙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455

中国著名活化石植物——银杏的发现455

四川资阳人化石的发现456

山西丁村人化石的发现456

中国著名活化石植物——水杉的发现456

以骨骼微细构造研究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456

中国著名活化石植物——银杉的发现456

关于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环境的研究457

中国学者对中生代淡水双壳类的研究457

四川阿坝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7

新疆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7

广西巨猿的发现与研究457

有关人类进化史的研究458

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458

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58

迷齿两栖类化石在中国的发现459

大兴安岭发现法门期海神石动物群459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研究459

合川马门溪龙的发现459

前棱蜥类化石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459

湖北长阳人化石的发现459

广东马坝人化石的发现460

广西柳江人化石的发现460

轮藻化石在中国的研究进展460

中国超微化石的研究迅猛开展460

牙形石(刺)研究在中国取得重大进展461

莫根齿兽、中国尖齿兽与哺乳动物起源的研究461

广东南雄古新世哺乳动物群的研究461

生物礁研究进展462

陕西蓝田地区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462

陕西蓝田地区新生界的研究462

陕西蓝田人化石的发现462

陕西蓝田地区旧石器的发现与研究462

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700米处发现高山栎化石463

微古植物和疑源类的研究463

云南元谋人化石的发现464

中国煤核研究蓬勃开展464

安徽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64

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及中国第一个恐龙博物馆建成465

辽宁营口金牛山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研究465

西藏上新世早期三趾马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465

华南中新生代红层中化石的研究465

中国南方含煤地层的古生物学研究466

辽宁金牛山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66

中国发现最古老的铁细菌化石466

山旺中新世鸟类的发现466

西藏昌都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466

中国学者对苏铁植物起源、演化研究的突破467

香港新界首次发现泥盆纪盾皮鱼纲化石467

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研究467

大阳岔剖面生物群及寒武系、奥陶系候选界线层的研究467

中国桂林南边村剖面被确认为国际C/D界线辅助层型468

长兴煤山、广元上寺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的研究468

中国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及下奥陶统笔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69

大熊猫祖先化石的发现与研究469

云南曲靖早泥盆鳍总鳍鱼类的研究469

中国寒武、奥陶纪牙形石的研究获国家教委一等奖469

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地理区划的研究470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470

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的发现与研究470

放射虫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471

中国近海沉积中钙质微体化石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471

最古老的大型叶植物始叶蕨的发现471

具组织分化的原始多细胞后生植物化石发现于贵州震旦系472

著作、刊物472

《山海经》最早记载鱼化石472

《山海经》最早记载脊椎动物化石472

《异物志》最早记载琥珀由树脂石化而成472

《尔雅注》最早记载三叶虫472

《湘中记》最早记载石燕化石473

《竹叶亭杂记》最早记载藻类化石473

《徐霞客游记》最早记载印模化石473

中国无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之最早文献发表473

中国植物化石描述研究的最早文献出版473

“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发表473

赵亚曾撰《中国之长身贝科化石》474

《山西中部古生代植物化石》刊出474

《扬子江下游栖霞石灰岩之珊瑚化石》出版474

《古生物学通论》问世474

《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版474

《中国北部之啮齿动物化石》出版474

《中国原人史要》出版475

《英俄中古生物名词》出版475

《中国标准化石》出版475

《古生物学教程》出版475

《地史学教程》出版476

《中国石炭-二叠纪标准?科化石层位的对比和分布》出版476

古生物小丛书问世476

《中国脊椎动物化石手册》出版476

《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476

《广西、贵州及四川二叠纪的?类》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77

《中国各门类化石》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77

《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77

《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77

《祁连山古生物志》出版478

中国第一部《古生态学教程》出版478

《华北月门沟群植物化石》获国家重大科技奖478

《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出版478

《中国奥陶系划分和对比》出版478

各大区古生物图册的出版479

《峡东地区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古生物》出版479

渤海沿岸地区古生物系列图册出版480

《中国晚三叠世宝鼎植物群》出版480

《有孔虫》出版480

《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出版480

《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系古生物图册》出版480

《广西及邻区泥盆纪生物地层》出版480

《南祁连山三叠系》出版481

《英汉现代地层学词典》出版481

《地质时期中国各主要地区植物景观》图册问世481

《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出版481

《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出版481

高校教材《孢粉学概论》出版482

《石炭纪、二叠纪珊瑚》出版482

《中国地层》出版482

《尹赞勋文集》出版482

《中国南部寒武纪高肌虫》出版483

《广西南宁-六景间泥盆纪郁江期腕足动物》出版483

《宁夏陆相泥盆系及其生物群》出版483

《古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出版483

《中国远古人类》出版484

《山旺昆虫化石》出版484

《床板珊瑚形珊瑚》出版484

《东海的胶结和瓷质有孔虫》出版484

《理论地层学》出版485

《前寒武纪生命演化与化石记录》出版485

《理论古生物学文集》出版485

《中国古生物志》创刊485

《古生物学报》创刊486

《古生物学译报》创刊486

《古脊椎动物学报》创刊48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丛刊》先后创刊486

《地层学杂志》创刊486

《化石》杂志创刊48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立487

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设立古生物学研究室487

陈列有化石的中国最早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立487

《微体古生物学报》创刊487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出版487

机构与学术团体487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488

北京大学创办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488

南京大学建立古生物地层学专业488

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创办489

中国古生物学会建立489

全国地层委员会成立489

地质矿产部高等地质院校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489

会议490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490

中国古生物学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490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490

全国事件地层学讨论会召开491

中国第一届古生态学学术会议召开491

中国科学院举办“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491

丁文江逝世50周年纪念会隆重举行491

古生态、古地理、古气候专题讨论会召开491

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召开492

国际交流与合作492

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国际会议492

中国派团出席第一届国际古生态学会议492

第四届国际“早期脊椎动物研究及有关的进化问题”学术讨论会举行493

中国学者参加“世界遗产清单地质古生物遗址工作组”493

中国恐龙化石在国外展出493

译著《古生物学原理》出版493

译著《古生态学研究指南》出版493

译著《古生物学百科全书》出版494

《中国阿什极尔-爱菲尔期群落古生态学》出版494

《微体化石概论》翻译出版494

《中国志留系对比》问世494

《古生态学概念和应用》翻译出版495

其他495

现存国内最早发现的化石标本495

中国最早的地层系统年代表问世495

中国第一张古生物图版问世495

中国第一次开设古生物学课496

“尹赞勋古生物奖励基金”建立496

苗德岁在美获罗美尔奖496

气象学卷497

总论497

中国气象学发展源远流长497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公开发布天气预报4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事业获得长足发展498

上海设立天气与风暴信号台发布风暴信号499

中央观象台正式发布南京天气预报499

中国开始对公众公开发布天气预报499

1973年气象部门开始对台湾同胞发布气象预报和警报499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不断改进499

天气预报警报系统在气象服务中广泛应用500

中国开发应用天气预报专家系统500

模式输出统计(MOS)方法在天气预报中广泛使用500

全国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和任务全面调整501

中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实施改革501

中国高空气象探测使用微机技术501

气象部门开展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502

气象部门科技扶贫工作蓬勃开展502

中国天气雷达布局形成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网502

中国海洋气象导航业务有长足发展502

气象部门开展气候评价工作503

中国国家气象局设立气象科技“短平快”项目503

中国国家气象局设立气象“星火计划”技术开发项目503

气象卫星“风云1号”(FY-1)发射成功503

电接风向风速仪在全国推广使用504

无线电高空探测及测风系统在全国推广使用504

711、713、714型天气雷达研制成功504

自动有线遥侧辐射仪研制成功505

中国历代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研制成功505

泰罗斯-N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引进505

地面自动气象站引进、研制和投入业务试用506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506

中国自行设计的中型云室建成506

“711-5”工程竣工506

北京高层气象塔建成使用507

中国高空科学气球第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507

“1981~1989年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成功预报和服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07

“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在气象通讯中的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07

“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B)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07

“微波辐射计及其环境遥感应用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08

“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08

“东亚大气环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08

中国第二颗“风云1号”试验气象卫星发射成功509

法规、政令509

1958年中央气象局确定全国气象工作方针509

1959年中央气象局推广县气象站天气预报方法509

国务院转发国家气象局“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509

1989年开始采用国际热带气旋等级标准和名称510

全国推广“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510

国家气象局重申发布天气预报的有关规定510

国家气象局制定“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510

调查、观测、实验511

明永乐制发雨量器,全国进行雨量观测511

全国开始记载晴雨和天气现象511

戈比在北京进行首次综合气象观测511

中国首次用测风气球进行高空测风观测511

云南昆明民办一得测候所1927年开始工作511

中国首次进行风筝探空观测511

中国首次进行天气预报服务社会抽样调查512

中国开展各种大气特种观测512

全国开展人工控制局部天气试验研究工作51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果513

中国开展南极气象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513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气候调查结束513

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课题完成513

著作、刊物514

甲骨文中的气象记载514

《诗经》(西周-秦汉)中的气象记载514

秦代《吕氏春秋》中的气象记载514

西汉《淮南子》中的气象记载514

东汉相风铜乌诞生515

王充《论衡·说日》中的气象记载515

西汉《犯胜之书》中的气象记载515

西汉《逸周书》中的气象记载515

东汉《四民月令》中的气象记载516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气象记载516

唐李淳风把风分为24方位10级516

唐《相雨书》问世516

宋秦九韶《数书九章》中有中国最早的计算降水量的记载516

元《王祯农书》中的气象记载517

元《农桑辑要》中的气象记载517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气象记载517

南宋《陈?农书》中的气象记载517

元娄元礼《田家五行》中的气象记载517

明《农政全书》中的气象记载518

清初游艺《天经或问》中的气象记载518

中国最早的云图——清初《三光图》问世518

地方志中的气象记载518

竺可桢发表“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518

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518

《中国的梅雨》论文集出版519

《天气学基础》出版519

《平流层大气环流及太阳活动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出版519

《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出版519

中国近代科学论著丛刊《气象学》出版519

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出版519

《竺可桢文集》出版519

竺可桢发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519

《天气分析和预报》出版520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出版520

《中期天气预报》出版520

《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出版520

《长期天气预报基础》出版520

《中国夏季副热带天气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出版520

《热带天气学》出版520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出版520

《天气和次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出版521

《动力气象学》(叶笃正等编著)出版521

《动力气象学》(杨大升等编著)出版521

《动力气象学》(伍荣生等编著)出版521

《积云动力学》出版521

《动力统计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进展》出版521

《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出版521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出版522

《云雾降水物理基础》出版522

《大气微波辐射及遥感原理》出版522

《中国云图》出版522

《青藏高原云图》出版522

《西藏高原气象学》出版522

《青藏高原气象学》出版522

《中国之暴雨》出版522

《气候学原理》出版523

卢鋈著的《中国气候总论》出版523

《人类生物气象学》出版523

《农业气象学》出版523

《农业气象学原理》出版523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出版523

《暴雨的分析与预报》出版523

《中国气候区划(初稿)》出版524

陈世训的《中国的气候》出版524

《东亚季风若干问题》出版524

朱炳海的《中国气候》出版524

《气候统计》出版524

《中国高空气候》出版524

《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出版524

张家诚、林之光的《中国气候》出版524

《山地气候》出版525

《气候的第四类自然因子》出版525

《小气候考察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出版525

《中国地表面辐射平衡与热量平衡》出版525

《世界气候》出版525

盛承禹等的《中国气候总论》出版525

林之光、张家诚的《中国的气候》出版525

《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出版525

《西藏气候》出版526

《应用气候》出版526

《气候影响评价》出版526

《城市气候学导论》出版526

《气候与人类》出版526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出版526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出版526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出版526

《地形降水气候学》出版526

《大气科学》出版527

《天气学原理》出版527

《天气学》出版527

《数值天气预报》出版527

《热带气象学》出版527

《气象科技发展战略概论》出版527

《航海气象学》出版528

《大气辐射》出版528

《气象学名词辞典》出版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出版528

《中国物理气候图集》出版528

《中国农业物候图集》出版528

《中国主要农业作物气候资源图集》出版528

《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气候图集》出版528

《当代中国的气象事业》出版529

《英汉大气科学词汇》出版529

国家气象局组织各省编写《天气预报指导手册》529

《实用气象手册》出版529

《京津区域和城市生态气候因子图集》出版529

《气象学词典》出版529

《气象知识丛书》出版530

《寒潮年鉴》出版530

《台风年鉴》出版530

《中国气象年鉴》出版530

《气象学报》创刊发行530

《气象学报》(英文版)创刊发行531

《大气科学》及其英文版创刊发行531

《气象科学》创刊发行531

《高原气象》创刊发行531

《热带气象》创刊发行531

《中国农业气象》创刊发行531

《应用气象学报》创刊发行531

北京地磁气象台设立532

历代钦天监的设置532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设立532

《气象》创刊发行532

机构与学术团体532

《气象知识》创刊发行532

台北测候所成立533

青岛设立观象台533

北京设立中国第一个气象台——中央观象台53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气象行政机构建立533

东南大学地学系设立气象组533

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534

中央研究院成立气象研究所534

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成立534

解放区延安气象台建立534

北京、成都、湛江气象学校成立535

军委气象局转换建制,改称中央气象局535

中国民航总局建设气象台站535

清华大学气象系成立535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成立535

军委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联合天气分析中心和联合资料室成立535

中央气象局与总参气象局合并536

中央气象局改名为国家气象局536

气象部门领导体制的历次变动536

国家气候委员会成立536

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成立537

中国建立基准气候站网537

中国建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537

浙江省舟山海洋渔业气象台建成537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53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38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538

《中国气象报》社成立538

国家气象中心成立538

气象出版社成立538

卫星气象中心成立540

上海区域气象中心成立540

武汉区域气象中心成立540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成立540

南京气象学院成立541

成都气象学院成立541

北京气象学院成立541

空军气象学院成立541

南京大学热带、副热带天气研究室成立542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54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设立气候学研究室542

一些综合性大学设立气象学系或气象专业54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54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气候研究室成立543

新疆大学气候研究室成立543

长春气象仪器厂建成543

上海气象仪器厂建成543

天津气象海洋仪器厂建成543

会议543

中国气象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543

《气象学报》发刊6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544

中央气象台举行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544

每年3月23日举办“世界气象日”活动544

第一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召开544

全国防汛气象服务会议召开545

竺可桢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545

气象卫星应用座谈会召开545

全国省级气象台台长会议召开545

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学术会议在香港召开546

国际交流与合作546

五国气象会议召开546

世界气象组织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546

中苏气象科技合作546

中澳签署气象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547

中加签署气象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547

中美大气科技合作547

中芬大气科技合作547

中日合作黑河观测实验(HEIFE)正在进行中547

中国参加台风委员会活动548

中国参加国际台风业务试验活动548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组成548

中国参加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监测计划548

热带气旋(台风)气象联防由国内扩展到国际549

中国参加世界气象组织技术合作计划活动549

邹竞蒙当选为世界气象组织主席549

其他550

中国首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逝世550

中年气象学家雷雨顺逝世550

全国气象系统微机开发应用展览开幕550

国务院嘉奖中央气象局1956年8月台风预报有功单位和人员550

气象部门在扑灭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中做出贡献551

中国气象学会组织评选“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活动551

林之光等四人在中国科普作协代表大会上获“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551

《气象万千——漫谈我国的气候》等获中国气象学会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551

黄河第一次大改道的历史记载553

甲骨文中的水文知识记载553

《山海经》中的河流湖泊记载553

水文学卷553

中国水文科学发展简史553

总论553

司空等水利官职的设置554

专门水利技术职务的设置554

黄河上游及新疆地区悠久的农田灌溉历史554

发达的古代南阳水利554

宁夏灌区形成555

《水经注》记述泉水利用556

温泉灌溉获高产556

广德湖围垦成田556

鉴湖淤积开垦556

新安江降雨径流模型研制成功557

水利航空测量初创557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使用计算机整编水文资料557

人为垦殖对洞庭湖演变的影响557

河道总督设置557

中国早期电话和电报报汛网建立557

水利部布置全国水资源评价工作558

武汉市安全渡过1954年特大洪水558

中国应用计算机进行水文预报558

三峡工程设计中“洪水研究”课题基本完成558

雨量水位时间同步放大仪通过技术鉴定559

对华北平原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研究559

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完成559

法规、政令559

秦代建立地方政府七报降雨情况的制度559

汉代灌溉管理制度559

中国制订首部《水文测验试行规范》56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水法》颁行560

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标准》为国家标准560

现存第一部全国性水法——唐《水部式》560

宋代全国水利政策法规———《农田水利约束》560

宋元的黄河河工规范——《河防通议》560

水利电力部颁布《水文情报预报规范》561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试行56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颁行561

考察、调查、实验561

都江堰设石人水尺561

《水经注》记载的伊河历史洪水题刻561

涪陵石鱼反映的长江枯水记录561

都实查探黄河源562

郭守敬为论证京杭运河可行性所进行的测量562

明代泥沙测验器的使用562

调节运河水量水柜的使用562

宋代吴县设水则碑562

宋代鄞县甫江的流域水位测量与控制562

明代建立飞马报汛制度563

清代三次黄河河源考察563

清代的晴雨记录563

长江上早期建立的现代水位站563

黄河下游河道首次现代测量563

黄河上首次采用公制海拔观测水位563

黄河最早建立的现代水文站564

恩格斯首次进行黄河水工模型试验564

中国开展“南水北调”工程研究564

1870年宜昌洪水过程线”的推求564

全国历史洪水调查564

长江陆水流域水文自动化测报系统建成565

葛洲坝大江截流中的水文测验圆满完成565

“63.8”特大暴雨洪水调查565

“75.8”特大暴雨洪水调查565

“81.7”特大暴雨洪水调查566

长江口进行全潮同步水文测验566

东北盘锦地区洪水遥感调查566

国土整治、大型工程566

大禹治水566

西周修建井田沟洫567

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567

邗沟的开凿567

西门豹兴建引漳十二渠567

鸿沟的兴建567

郑国渠和白渠的兴建568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568

引用浑水淤灌的实践569

史禄主持开凿灵渠569

荆江大堤建成569

徐伯表漕渠线路570

井渠的先驱——龙首渠开通570

汉武帝指挥抓子堵口570

三门峡航道的开辟570

王景治河571

水定河上第一堰——庚陵堰的修建571

刁雍兴建黄河中游大型引水灌溉工程571

浮山堰的修建和崩溃571

隋唐宋建立运河网572

汁渠的修建573

李渠的兴建574

王元?修建它山堰574

灵渠的姊妹建筑——相思埭修建574

丝绸之路上敦煌灌区的形成574

江南运河的济运水柜——练湖兴建575

浑水河流上大规模放淤575

北宋三次人工挽河复故道努力的失败575

滇池水量调节工程的施工576

贯通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576

汉上老人白英规划南旺分水577

京杭运河全线开通577

郭守敬修建通惠河577

贾鲁主持黄河堵口577

桑园围的修建578

汤绍恩修建三江闸578

京杭大运河的改建579

工程设施对洪泽湖发育的影响580

施长龄修建台湾八堡圳580

永定河系统堤防的建成581

畿辅水利营田的失败581

江浙海塘的大规模修建581

伊犁米建察布查尔渠582

清代新疆大兴坎儿井582

黄河下游系统堤防的修建582

后套十大灌渠的修建583

李仪祉主持修建泾惠渠583

关中八惠修建583

1949年后黄河治理取得重大成就584

新安江水电站建成584

荆江分洪工程完成584

淠史杭灌区工程建成584

近代台湾第一大堰——嘉南大圳修建584

1949年后淮河的大规模治理585

1963年后海河流域的大规模治理585

韶山灌区建成585

林县建成红旗渠585

刘家峡水电站建成586

江都排灌站建成586

南水北调工程批准实施586

引滦入津输水工程通水586

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586

白圭提出堵蚁穴固堤587

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水井遗迹587

发现、发明587

三门峡水库兴建587

黄河实现梯级开发587

龙羊峡工程建成587

汴河木岸和锯牙对河流特性的影响588

北宋机械疏浚河道的尝试588

沈括提出流水的搬运和堆积作用588

潘季驯设计的黄河堤防体系588

葛洲坝枢纽泥沙问题解决588

遥感技术在防洪应用中的研究589

NSY-2型宽域粒度分析仪研制成功589

海燕牌LS25-1流速仪获国家银质奖章589

《管子·水地》中提出水土为万物之源的思想590

《管子·度地》对河流水系的划分590

《管子·度地》提出的渠系水流运动规律590

《管子·地员》对地下水质的描述590

战国时期对地下水与土壤盐碱化关系的认识590

学说、理论590

《淮南子》对河流水质与适宜农作物的记述591

《吕氏春秋·圜道》对水循环的解释591

中国古代对黄河含沙量的认识591

汉代对河流泥沙来源的认识591

中国古代对水化学的认识591

中国古代对制约水汛原因的认识591

中国古代设置黄河滞洪区的设想592

贾让提出治河三策592

张戎首次提出挟沙水流运动规律的定性认识592

崔楷制订海河下游排涝规划592

柳宗元对水循环的认识592

潘季驯对挟沙水流冲淤规律的认识和应用593

周用提出“沟洫治河论”593

中国古代流量概念的演进593

郭守敬提出“海拔”概念593

北宋对黄河溜势和各月份水情的分类593

徐光启总结水源利用方法594

徐光启提出治河要全面规划594

胡定提出修建淤地坝开展黄土沟壑区的水土保持595

陈满提出治河要上中下游兼顾595

胡渭提出黄河五次大改道说595

卢法尔提出黄河规划治理意见595

叶永毅提出适合中国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595

陈家琦提出推理公式法595

刘光文在中国倡导水文频率计算595

淮河综合单位线提出595

钱宁提出判别游荡性河流演变特性的综合游荡指数596

蓄满产流理论提出596

“马斯京根连续演算法”的提出596

窦国仁提出泥沙起动流速公式596

施成熙提出中国河流分类新观点596

沙玉清提出水流挟沙能力公式597

“期望概率”普遍应用公式的提出597

龚时肠等对黄河泥沙来源提出新观点597

著作、刊物597

《尔雅·释水》问世597

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史记·河渠书》问世598

《汉书·沟洫志》问世598

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问世598

《水经注》记载了丰富的水文地理知识598

欧阳玄撰《至正河防记》598

《漕河图志》的刊行598

《农政全书》刊行599

第一部西方水利译著《泰西水法》刊行599

《治河方略》刊行599

刘天和著《问水集》599

《河防一览》的刊行599

万恭著《治水蹄筌》599

《行水金鉴》及其续编刊行600

方观承著《敕修两浙海塘通志》600

《水道提纲》刊行600

《山东运河备览》刊行601

《海塘录》刊行601

《西域水道记》刊行601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刊行601

郭敬辉著《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气鉴》出版602

武同举撰《淮系年表全编》602

史念海著《中国的运河》602

郑肇经著《中国水利史》602

《中国水利问题》刊行602

李仪祉发表“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602

《水文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出版603

《中国水文区划》(初稿)出版603

《水利计算及规划》出版603

《中国水文图集》出版603

《陆地水文学原理》出版603

《中国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方法》出版603

《江苏湖泊志》出版604

《全国主要河流水文特征统计》出版604

《河流泥沙工程学》出版604

《水文学的概率统计基础》出版604

《水文预报方法》出版604

《中国水利史稿》编撰604

《中国地理学会陆地水文学学术会议文集》出版604

施雅风等发表“中国冰川资源估算及其对河流的作用”605

《泥沙运动力学》出版605

《远距离调水——中国南水北调和国际经验》出版605

《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出版605

《流域水文模拟——新安江模型和陕北模型》出版605

《中国水资源评价》出版606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文科学卷》问世606

《河床演变学》出版606

《中国水图》着手编制606

《英俄汉水资源词汇》出版606

《英汉水文学词汇》出版606

《农业水文学》出版606

《中国水利史纲要》出版607

《中国江河冰图》出版607

《施成熙湖泊与水文文选》出版607

《陆地水文学》中译本出版607

《水文分析与计算》中译本出版607

《水利》创刊608

《人民黄河》创刊608

《工程水文学》中译本出版608

《人民长江》创刊608

《水利学报》创刊608

《湖沼学概论》中译本出版608

《瓦尔达依水文实验研究》中译本出版608

《短期水文预报的方法》中译本出版608

波里兹尼亚克的《水利调查》中译本出版608

《水文》创刊609

《中国水利》创刊609

机构与学术团体609

永定河河工研究所的成立609

导淮委员会成立609

民国前期水利行政得到统一609

珠江水利局成立609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立609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610

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成立610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610

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成立610

顺直水利委员会成立610

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10

中央水利试验处成立611

黄河流域创建的第一个水保站611

水利史研究室的成立和发展611

河海大学的成立和发展611

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成立611

南京大学地理系设置陆地水文专业612

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612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立612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成立612

中国水利学会成立612

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成立612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612

水资源研究所成立613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成立613

水利史研究会成立613

国际水资源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成立61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613

泥沙研究所成立613

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成立613

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成立613

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成立613

会议614

中国首届水文计算经验交流会召开614

中国首届水文预报学术讨论会召开614

黄河中下游治理规划学术讨论会召开614

中国首届水文测验学术讨论会召开614

京津冀水资源问题学术讨论会召开614

全国暴雨洪水监测预报学术讨论会召开615

北方缺水地区和沿海城市水资源开发战略及供水对策学术讨论会召开615

首届全国水利水电系统应用概率统计学术讨论会召开615

全国河流规划和枢纽工程环境影响学术讨论会召开615

非工程防洪措施学术讨论会召开615

全国洪水调查资料汇编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召开615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召开616

全国水利系统水质监测工作会议召开616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学术讨论会召开616

河海大学召开水文科学的回顾与展望讨论会616

应用气象卫星采集传输水文数据可行性论证报告及规划纲要审查会召开616

国际交流与合作617

中国参加世界气象组织水文学委员会617

中国参加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617

中国举办国际区域间洪水预报讲习班6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水文工作者读书会成立617

中国参加列宁格勒国际水文计算学术讨论会617

中国发起并组织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617

中国参加首届水文科学大会618

水利部水文代表团赴美访问考察618

中国参加国际水文预报学术讨论会618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619

干旱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619

中美双边水文极值学术讨论会召开619

海洋学卷620

总论620

中国古代关于“海”的认识620

古今“四海”的所指620

中国史前先民对海洋认识与开发的考古发现620

历代《海赋》的刊行621

古人对海水颜色与深度关系的认识621

中国古代利用重锤法测海深621

窦叔蒙撰《海涛志》621

中国古代利用季风作航海的动力622

中国最早的海港622

唐宋古籍中有关海洋地貌的分类622

中国第一部潮汐史——《海潮辑说》问世622

中国古代海盐的开发623

《郑和航海图》的编制623

明清海错著作的刊行623

《海岛算经》问世623

规划、法规624

中国制订“1956~1967年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624

中国制订“1963~1972年海洋科学发展规划草案”624

《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颁布6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水质标准》颁布6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颁布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颁布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颁布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颁布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626

中国加入伦敦倾废公约626

调查626

1935年中国的一次多学科海洋调查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大规模海洋(渔场)综合调查627

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627

渤海及北黄海西部多船同步观测627

渤海及北黄海西部海洋综合调查628

中国开展全国海洋综合调查628

中国首次海洋地质调查628

中国开展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的调查研究629

中国近海海洋水文标准断面调查629

中国开展港口泥沙洄淤综合调查研究629

中国首次海洋污染调查630

南海深水区的综合调查630

中国进行东海大陆架综合调查630

中国对大洋锰结核开展系统调查631

南黄海北部石油污染调查631

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渔业资源综合调查631

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631

东海大陆架外缘和大陆坡深海渔场综合调查632

中国开展近海石油开发区海洋环境及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632

中国开展西沙礁相地质调查研究632

长江下游-东海海洋化学首次调查632

南海西部石油开发区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633

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年际气候变化的调查研究633

南海北部湾涠11-1海区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633

中国开展全国海岛调查634

中国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634

国际交流与合作634

苏联“宝石”号船来华参加东、黄海越冬渔场调查634

中越北部湾合作海洋综合调查635

中日海底电缆路由合作调查635

中美南海海洋地质联合调查635

中美长江口-陆架海洋沉积作用联合调查研究635

中美渤海中南部和黄河口沉积动力学合作调查研究636

中法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的地球化学合作调查636

中美赤道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636

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召开637

《中美海洋和渔业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签定637

中国联邦德国马里亚纳海槽和西菲律宾海盆海洋地质联合调查637

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637

东海及其他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638

第11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召开638

国际海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召开638

CCOP三角洲沉积作用学术讨论会召开638

国标“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学术研讨会召开63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科联气候变化与海洋委员会太平洋分会学术年会召开639

国际海岸带会议召开639

第一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会议召开639

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召开640

广州国际海洋工程地质讨论会召开640

美国海洋代表团访问中国640

国际海洋学院在北京举办海洋管理培训班640

中国开展海带的遗传学研究641

中国创造海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技术641

中国开展海带综合利用的研究641

中国开展马尾藻褐藻胶提取方法的研究641

研究641

中国开展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642

中国开展高碘高产海带新品种的培育642

中国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成功642

甘露醇烟酸酯的研制642

青岛海洋大学研制成功人工皮肤642

中国河口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643

晚更新世以来三次海侵事件的发现643

东海北部气旋型(冷)涡旋的发现643

天然水循环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均匀分布规律及水-汽定值转移规律的发现643

海水中溶解离子与固体微粒相互作用规律的发现644

钓鱼岛石的发现644

海水溶解氧垂直最大值系由冬季保持而来理论的提出645

海水中液-固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理论的提出645

全国海洋仪器会战645

中国研制海洋观测仪器取得重要成果646

中国研制海洋遥测浮标取得重要成果646

中国应用航空遥感技术探测海洋取得重要成果646

中国沿海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647

著作、刊物647

《贝类学纲要》出版647

《海浪原理》出版647

《海水分析化学》出版648

《东海鱼类志》出版648

《浮游生物学概论》出版648

《南海鱼类志》出版648

《中国经济海藻志》出版648

《中国经济动物志·海产鱼类》出版648

《海流原理》出版649

《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集》出版649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质》出版649

《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出版649

《潮汐学》出版649

《中国近海沙蚕科研究》出版649

《中国常见海藻》(英文版)出版650

《海洋化学》出版650

《渤海地质》出版650

《黄海晚第四纪沉积》出版650

《东海地质》出版650

《黄海地质》出版651

《东海底质中的有孔虫和介形虫》出版651

《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出版651

《海洋物理化学》出版652

《海洋》中译本出版652

《渤、黄、东海渔捞海图》出版652

中国沿岸与近海海图出版652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的编制652

1986年《中国海洋年鉴》出版653

《中国古代海洋学史》出版653

《海洋科学集刊》创刊653

《海洋与湖沼》创刊653

《海洋科学》创刊653

《海洋学报》创刊653

《黄渤海海洋》创刊654

《热带海洋》创刊654

《中国地球科学》(英文版)创刊654

《中国海洋报》创刊654

《海洋技术》创刊654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创刊65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654

机构与学术团体655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建立65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建立65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建立656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建立656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建立657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建立657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的建立657

国家海洋局海洋资料信息中心的建立657

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建立657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建立65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建立658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建立658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建立658

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建立659

青岛海洋大学的创办659

厦门大学重建海洋系659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建立659

南京大学建立海洋科学研究中心660

青岛水族馆的建立660

麦岛海浪台的建立660

国家海水腐蚀网站的建立660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成立661

中国海洋学会的成立661

中国海藻工业协会的成立661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项和274项中国工作组成立661

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中国委员会成立661

中国首届“厄尔尼诺”学术研讨会召开662

中国首届海洋资源化学研讨会召开662

全国碘的生产和规划会议召开662

其他662

全国海水淡化科技工作会议召开662

中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召开663

“金星”号科学考察船的建造663

“东方红”号海洋实习调查船的建造663

“实践”号科学考察船的建造663

“海洋一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船的建造663

“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的建造664

“科学一号”科学考察船的建造664

“勘察一号”深潜器母船的建造664

“极地”号科学考察船的建造664

80年代末中国有各类海洋调查船约170艘66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成生物培育楼664

中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气井投产665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投入运行665

中国建成第一个海上油田665

青岛海洋大学建成物理海洋实验室665

300米饱和潜水模拟实验室建成665

多用途2000米深海环境模拟装置建成6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6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盐的开发666

中国在近海试建“人工鱼礁”666

中国开始向国内外播发海浪传真图和海温传真图666

中国开始公开发布海浪、表面水温和风暴潮预报667

中国高程基准面的确定667

中国标准海水的生产667

中国贯彻和实施1978年《国际实用盐标》和1980年《国际海水状态方程》667

中国设立幼鱼保护区667

黄岛油库爆炸燃烧造成胶州湾污染668

1986年福建有毒赤潮中毒事件668

“菲莎大使号”胶州湾溢油事故668

1959年的吕泗渔场海难668

土壤学卷669

总论669

中国土壤学简史669

法规、政令6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公布670

考察、调查670

中国土壤调查的开始670

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670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671

黄河中、下游灌区和华北平原13万平方公里土壤调查67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调查672

山西五个盆地及后套、银川平原土壤调查672

新疆荒地资源调查673

青、甘、内蒙古、宁综合考察中的土壤资源调查673

长江流域土壤调查674

淮河流域土壤调查675

南水北调综合考察中的土壤资源调查675

东北地区土壤调查676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及黑河地区荒地资源调查676

华南橡胶宜林地考察677

南方水土保持、山地利用调查677

广东省专群结合进行土壤普查鉴定677

西沙群岛土壤和鸟粪磷矿资源调查678

青藏高原综合考察中的土壤资源调查678

航空像片、卫星影像图和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调查678

陈旉创“地力常新壮”理论679

张华提出土壤分层概念679

研究、理论679

袁黄提出一套耕作改土方法680

中国水稻土的系统研究680

中国红壤的系统研究6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土壤分类682

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建立68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提出683

中国建立以土种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基层分类制683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中土壤利用改良研究684

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的提出与防治研究684

沈抚灌区的石油污染物污染生态的研究685

沈阳张士灌区的镉污染生态研究685

三氯乙醛环境行为和污染控制研究686

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的研究686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686

京津地区主要污染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迁移、归宿、生态效应与污染防治途径的研究686

长江三峡工程对库区和中、下游土壤资源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687

地方病水土病因研究687

土壤氮素研究的新进展688

土壤磷素研究成果促进了红黄壤地区普遍施用磷肥688

中国磷矿粉的农业利用689

土壤钾家和钾肥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南方地区钾肥的推广应用689

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植物、动物、人体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689

紫云英北移和田菁引种690

满江红植物的推广690

用卫星磁带数据编制水土流失图的研究690

水土保持定位观测研究691

马溶之对中国土壤地理研究的贡献691

熊毅、陈恩凤提出关于土壤肥力概念的见解692

侯光炯提出关于土壤生理性的见解692

李庆逵对中国农业化学研究的贡献692

中国土壤区划的提出693

著作、刊物694

“土”、“壤”概念的最早出现694

“土壤”一词在《史记》中最早出现695

《诗经·大雅·緜》最早记载改良盐碱土695

《管子·地员》中有关土壤分类记载695

《吕氏春秋·任地》的改土知识记载696

《骖鸯录》中最早出现“梯田”一词696

《周礼·草人》提出“用粪犹用药”的主张696

梭颇编写中国第一本土壤地理专著696

《土壤调查手册》出版697

《中国土壤》出版697

《土壤普查手册》出版697

《土壤分析法》出版697

中国第一本大学土壤学教材出版697

《中国红壤》出版698

《中国土壤图集》出版6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1∶4000000)出版699

《中国土壤地理》出版700

《中国农业土壤概论》出版700

《中国森林土壤》出版700

《系统土壤学》出版700

《中国古代土壤科学》问世701

《中国黄土》(图册)出版701

《黄土的物质成分与结构》出版701

《黄土与环境》出版701

《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图集出版701

《土壤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出版701

《土壤胶体》出版702

《土壤分析化学》出版702

《土壤物理学》出版702

《土壤地理研究法》出版702

《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出版702

《土壤理化分析》出版703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出版703

《英汉土壤学词汇》出版703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土壤学名词704

《中国标准土壤色卡》问世7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图》(1∶1000000)出版704

各区域性土壤专著出版704

中国早期的土壤学术刊物《土壤季刊》创刊705

《土壤专报》创刊705

《土壤学报》创刊706

《土壤通报》创刊706

《中国土壤学会会志》创刊706

《土壤》创刊707

《土壤肥料》创刊707

《土壤学进展》创刊707

《中国土地》创刊707

其他土壤刊物创、停的变迁707

国土整治708

黄土区农林牧综合洽理防治水土流失效益显著708

广东电白小良水土保持试验站是治理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好样板708

井灌井排综合治理早、涝、盐碱708

河南封丘、山东禹城地区10万亩井灌井排试验区建立709

江苏里下河地区沤改旱成效显著709

机构与学术团体709

中国第一个土壤研究机构的建立709

江西地质调查所土壤室成立710

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成立710

广东土壤调查所成立710

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成立711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成立7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71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712

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先后设立土壤农化专业713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成立713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7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成立714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成立714

广东省土壤研究所成立715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成立715

全国化肥试验网建立716

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监测基地建立716

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建立716

全国绿肥试验网建立717

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717

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成立717

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试验站建立7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试验站建立718

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建立718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综合实验站建立718

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建立718

中国科学院栾城生态农业试验站建立719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立719

中国科学院桃源实验站建立719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立719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建立71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建立720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立720

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21

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成立721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江西甘家山红壤改良试验站建立721

会议722

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722

中国土壤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722

中国土壤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722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会暨全国土壤分类学术交流会召开722

中国土壤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722

中国土壤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723

中国土壤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723

中国土壤学会举行80年代国内外土壤科学进展学术讨论会723

国际水稻土学术讨论会召开724

国际旱地土壤(热带、亚热带)管理与施肥会议召开724

国际红壤学术讨论会召开724

国际交流与合作724

中国土壤学会加入国际土壤学会并为其理事国成员724

2000年中国土壤科学研究讨论会召开724

中美联合举办土壤系统分类研讨会725

国际平衡施肥学术讨论会召开725

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召开725

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和中国土壤学会盐渍土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国际盐渍土动态学术讨论会72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国际钾肥研究所(瑞士)联合召开国际钾素讨论会726

中国土壤电化学研究在国际土壤学界的影响726

苏联土壤学家柯夫达担任中国科学院顾问726

苏联土壤科学成就的引进727

中苏科学家联合考察黑龙江流域727

马溶之当选为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728

赵其国当选为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728

李庆逵当选为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728

环境地学卷729

总论729

中国环境地学简史729

法规、政令729

最早出现的环境保护法——《田律》729

国务院发布《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布告7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公布施行730

国务院农林部颁布《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试行)》730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试行)》颁发730

国务院颁布《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730

国务院批转《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730

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730

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颁发《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的通知731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731

国务院发布《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731

国务院发布《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731

全国人大颁发《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731

国务院发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加法》731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颁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731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颁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731

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732

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保护珍稀动物的通令》732

国务院批转《关于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报告732

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73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颁布732

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732

国务院发布《水土保持工作条例》732

国务院公布《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73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732

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733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33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733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733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33

国务院三部委联合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7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颁布734

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联合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7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734

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7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734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暂行规定》734

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734

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7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734

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735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35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35

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735

考察、调查736

西双版纳国土资源综合考察736

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考察高黎贡山736

中国首次大面积探查西藏水源水质736

中国完成西藏环境背景值的考察研究736

西藏放射性水平野外考察胜利完成736

西藏珍稀鸟兽资源考察736

深圳完成环境现状综合调查737

地质矿产部完成长江中下游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调查737

上海对吴淞、宝山地区环境质量进行调查研究737

天津海岸滩涂综合调查成果验收737

中国开展鹤类调查和保护工作737

经调查拉萨是世界上空气最洁净的城市737

全国主要污水灌区环境质量普查738

中国开展酸雨的普查工作738

中国首次工业污染源调查圆满完成738

全国首次调查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状况739

渤海污染调查739

南黄海北部海域石油污染调查工作的部署739

珠江口海区污染调查报告正式通过专家鉴定739

国家环境保护局首次开展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大检查739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浦东段工程峻工740

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740

林业部公布中国第三个大型生态工程建设开工740

中国将营造万里沿海防护林体系740

三北防护林工程740

国土整治、大型工程740

杭州西湖引水工程峻工741

南京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工741

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741

天津建成纪庄子污水处理厂741

上海建成华东最大污水处理厂741

上海建成大型放射性废物库741

上海市合流污水工程正式开工741

绍兴市确定为世界水环境综合整治样板742

江苏省政府加强太湖流域环境管理742

云南省积极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工作742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保护区建立742

中国建立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742

江西省宜春市的“生态市”规划通过论证743

唐山建立7处地震保护遗迹743

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743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建立743

中国建立第一座沙漠公园743

江苏省大丰县将建成第一个农业生态县744

留民营首创农业生态村744

研究、理论744

中国开展对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744

刘东生等对环境地质学的研究744

中国开展环境地质制图工作745

中国部分城市供水状况研究745

中国对主要江河水质状况研究745

北京东南郊环境污染调查及其防治途径研究通过鉴定746

沈阳地区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控制途径的研究通过鉴定746

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通过鉴定746

南京市城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区划的研究通过鉴定746

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的研究746

图们江干流自净规划研究通过鉴定747

渤海湾环境质量评价及其自净能力的研究通过鉴定747

松花湖区域综合治理规划通过审定747

长白山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课题通过鉴定747

东北经济区环境地质专题论证完成747

北京首次开展城市生态特点的研究747

天津市城市生态系统与污染综合防治研究成果通过鉴定748

京津渤区域环境综合研究课题通过鉴定748

京津地区水资源政策与管理的研究通过论证748

淮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研究报告完成748

金沙江下游竹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通过鉴定748

江苏北部地区查明地氟病、地甲病发病原因749

中国完成2000年近海污染预测与对策的研究749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兴安岭火灾对自然生态的影响749

沙坡头地区防止沙化研究初见成效749

中国第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通过论证749

保护与增殖白鱀豚方案通过论证750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专家组建立750

大亚湾核电站设计阶段环境影响报告通过审批750

马世骏开创中国生态工程750

侯学煜大农业理论的提出751

郑作新致力于鸟类研究751

朱显谟提出黄河可以实现绿水长流方针751

顾国维对沿海城市污水处理提出新建议751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出版752

《区域环境学术讨论会文集》出版752

《环境科学研究与进展》出版752

《环境科学技术发展与预测》出版752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出版752

《环境地学》出版752

《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出版752

著作、刊物752

《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出版753

《长江流域环境工程地质图系》编制完成753

《环境中若干元素的自然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出版753

《大气污染伤害植物症状图谱》编制完成753

《天津市环境质量图集》出版753

《第二松花江环境质量研究图集》出版753

《白洋淀水源保护研究图集》出版753

《环境科学》创刊754

《环境保护》杂志创刊754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754

《中国环境科学年鉴》出版754

《大自然在呼救》出版754

《武汉环境志》编撰完成754

《梵净山科学考察集》出版754

《环境》杂志创刊755

《环境工作通讯》创办755

《环境科学丛刊》创刊755

《环境科学学报》创刊755

《中国环境科学》创刊755

《中国环境管理》创刊755

《环境与健康》杂志创刊755

《中国环境报》创刊755

机构与学术团体755

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筹备组成立755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755

中国科学院成立环境化学研究所756

中国成立第一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756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室成立756

国务院设立环境保护委员会756

地质矿产部设置地质环境管理司756

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756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立756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757

山地环境研究室成立757

中国建立国际环境资料源查询系统757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75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757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75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757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成立758

北京风沙整治研究试验站成立75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758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成立758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758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758

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成立758

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759

浙江省成立环境放射性监测站759

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机构创立759

北京工业大学设立环境化学系759

清华大学设立环境工程专业759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759

中国第一个环境专业研究生班开办759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创办环境医学系759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成立760

环境地质地球化学委员会成立760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760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成立760

南京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760

北京大学成立环境科学中心760

武汉大学设立环境科学系760

秦皇岛环境保护管理干部学院成立760

会议761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761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761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761

全国首次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及科学考察工作会议召开761

第二届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及科学考察会议召开761

第一次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召开762

第二次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召开762

首次全国环境保护展览会开幕762

全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召开763

全国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召开763

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召开763

中国自然保护展览开幕763

全国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博览会开幕763

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763

全国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学术讨论会召开764

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和污染化学地理学术讨论会召开764

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召开764

全国水资探保护工作会议召开764

全国水环境管理讨论会召开764

全国地方性氟病学术会召开765

中国科学院召开区域环境讨论会765

中国科学院召开防治地方疾病科研工作会议765

国家计委召开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讨论会765

森林植被保护座谈会召开765

国际交流与合作766

中国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766

海洋环境科研座谈会召开766

建立天鹅洲故道白?豚保护区论证会召开766

珠扛水系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会议召开766

中国当选为联大环境理事国767

中国参加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767

中国参加国际“人与生物圈”大会767

中国代表参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767

中国人大代表团首次参加国际议会联盟环境特别会议767

中国举办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讨论会767

中国国际环境保护展览会开幕767

中国签署《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768

中国首次举办国际沙漠化治理讲习班768

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沙漠会议768

中国许多单位和个人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彰768

中国举办国际环境“三致”讲习交流会768

中国日本签订《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769

中国与联合国开发署签署合作协议书769

中国批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条约769

中国专家出席第一次亚太地区环境保护专家会议769

中国首次参加世界净化空气会议769

中国代表团参加赫尔辛基国际会议769

中国政府环境代表团参加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770

中国派员参加亚太地区环境会议770

中国参加亚太地区城市环境污染会议770

中国参加《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会议770

中国代表团参观日本国立公害研究所770

中国举行抢救大熊猫中外记者招待会770

国际草地植被学术讨论会召开771

国际城市生态系统学术交流会召开77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致电印度政府对博帕尔毒气事件表示慰问771

国际淡水豚讨论会召开771

国际干旱地退化和恢复经济学讨论会召开771

全球和区域环境大气化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举行772

农业生态国际学术座谈会召开772

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学术会议召开772

亚太地区国际沙漠化研究讨论会召开772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77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在中国生效772

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为上海污水处理工程贷款772

《我们共同的未来》在世界公开发表773

《寂静的春天(续篇)》中译本出版773

《寂静的春天》中译本出版773

《只有一个地球》中译本出版773

农业部渔政局等荣获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表彰773

托尔巴博士对中国进行访问773

《光明日报》发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773

《世界环境》创刊774

其他774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被扑灭774

林业部公布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新结果774

黄岛油库事故油污殃及胶州湾775

武汉市组成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专业法庭775

测绘学卷776

总论776

中国测绘学发展简史776

夏禹治水测量776

汉代在长安建石渠阁收藏秦之地图777

古代地球仪的制作777

《山海图》的演变777

西周专题地图的发展及地图官职的设立777

历史上三次地图的大失散778

僧一行(张遂)与南宫说测量子午线I度弧长778

沈括在测绘上的贡献779

郭守敬测量黄淮平原地势,提出海拔高程概念779

利玛窦在中国刻印世界地图并传播西方地学知识779

明代的纬度测量780

清康熙进行子午线长度测量统一长度单位780

中国最早的航空摄影测量780

中国开始重力测量工作780

民国时期的大地、重力及地形测量成果780

民国时期的测绘仪器制造780

中国测绘管理改革781

解放战争时期的测绘工作781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测绘工作781

红军时代苏区的测绘工作781

测绘科技长远规划的制定和实施782

中国大地原点的建立782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的建立782

中国海区深度基准面的确定782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建立782

中国JYD 1968.0地极坐标系的建立783

野外基线检定场的建立783

中国自检基线尺783

建立航空摄影机动态试验场783

中国基本经度网的建立783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建立783

中国1980年坐标系的建立783

西沙群岛坐标联测784

地籍测量试点工作结束78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测量784

测绘工作者对新滩滑坡的预报784

开展航天工程测绘784

法规、政令7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有关测绘方面的主要法令785

中国天文大地网布设方案的确定785

制定基本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786

测量标志保护786

地图编制出版工作管理786

中国颁布专业测绘有关技术法规787

中国颁布海道测量制图有关技术法规787

国家测绘局颁发《测绘许可证试行条例》7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787

中国制订和颁布地名工作法规788

地名标准化的实行789

中国少数民族语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790

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统一790

外国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790

考察、调查、勘测、实验790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程测定790

华山主峰高程测定791

黄河河源考察791

中国勘测长江源头791

天山最高峰的命名和高程测定791

中国内陆最低点测定791

中国首次进行南极测绘791

全国地名普查79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推广应用792

彩红外和多光谱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推广应用792

立体地图的研制和生产792

地球仪的研制和生产793

地形图快速复印的研制和应用793

航天图像的制图应用793

“态势图自动处理系统”建成793

国土基础数据库的研究和建立794

机助制图系统的建立794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引进和应用794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和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的应用794

中国完成天文大地网的施测795

基本地形图的更新795

中国天文大地网平差计算795

1∶25000~1∶100000比例尺基本地形图的施测795

国土整治、大型工程795

1∶10000比例尺基本地形图的施测795

中国一等水准网的布测和平差796

中国二等水准网的规划与实施796

布设地壳形变监测网796

中国天文重力水准的布测796

测绘中国海岸带796

开展青藏高原测绘796

中国开展海洋重力测量797

建立国家1957年基本重力网797

重力检定基线的建立797

建立国家1985年基本重力网797

中国领海基线测量797

京、津、唐、张地展区水准测量大会战797

中国完成大陆重力加密测量797

建立国家卫星多普勒网798

全国1∶100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制798

农业土地资源调查及国土面积量算798

国家地图集的编制798

开展地质勘探测绘799

开展石油勘探测绘799

为农业建设测绘799

全国1∶1000000比例尺基本自然条件图的编制799

为煤田勘探测绘800

开展林业测绘800

开展城镇建设测绘800

为金属和非金属勘探测绘800

开展水力电力建设测绘801

为港百、航道建设测绘801

为公路建设测绘801

开展铁路建设测绘801

进行工厂建设测绘801

为矿山建设测绘801

发明802

早期的指南仪器——“司南”的发明802

宋代指南针的制造802

《周辞算经》、《九章算术》中的测量术802

发明“计里鼓车”802

西晋裴秀创《制图六体》802

制图、著作、刊物803

夏禹铸《九鼎图》的传说803

周、召二公绘制洛邑地图803

管仲著《地图篇》803

《兆域图》——战国时代的铜版镌刻地图出土803

《禹贡地域图》和《方丈图》问世804

古代天文星图的绘制804

汉武帝派兵出征匈奴绘制地形图804

古代三维地图的制作804

《马王堆西汉地图》出土804

全国性区域图志、图经的编撰805

贾耽编制《关中陇右及山南等图》和《海内华夷图》806

唐宋十道图的绘制806

《淳化天下大图》问世806

宋代《十八路图》的绘制806

《守令图(天下州县图)》的绘制806

古代刻石地图807

最早的木刻雕板印刷地图出现807

古代海图的制作807

康熙令外国传教士测制《皇舆全览图》808

陈祖绶作《皇明职方地图》808

《杨子器跋舆地图》问世808

《郑和航海图》的编制808

朱思本绘制《舆地图》808

罗洪先增补改绘朱思本《舆地图》为《广舆图》808

《乾隆内府地图》测制809

魏源著《海国图志》809

杨守敬等编《历代奥地图》集810

民国时期1∶1000000中国舆图的编制810

清末至民国时期公开地图的出版810

上海《申报》纪念创刊60周年编制《中华民国新地图》811

《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出版811

中国测量及地图史的编纂811

中外文测绘辞书编纂出版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的编纂和出版8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卷》出版812

《世界地名录》编辑出版813

测绘大学丛书的编写813

《曾世英论文选》出版813

祝贺陈永龄80寿辰出版《大地测量论文专集》813

陈述彭对地图制图自动化和遥感新技术的开拓及其学术著述813

地图投影学专著的编撰813

测绘专著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814

全国优秀测绘教材评奖814

35岁以下青年测绘工作者优秀论文评选8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1∶1500000)出版814

《太平洋海图集》出版814

16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出版8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1∶2500000)出版814

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出版815

8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出版815

16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出版815

16开本《世界地图集》出版8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形地理挂图的编制816

地、市、县地图的编制8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集的编制8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出版8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口地图集》编制出版817

《中国邮政编码图集》编制出版8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编制出版817

《中国古地理图集》编制出版817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制818

《中国地貌图集》出版818

《典型地貌样图选集》出版818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编制出版818

《非洲地图集》编制出版818

主要测绘专业期刊的刊行819

地质专题地图的编制820

地震专题地图的编制821

地貌专题地图的编制821

气候图的编制821

陆地水文图的编制822

土壤专题地图的编制822

植被专题地图的编制822

航空地图的编制822

海洋制图823

历史地图的编制823

教学地图的编绘823

旅游地图的编制823

机构、学术团体823

清光绪年设立“会典馆”并下设“画图处”823

民国时期陆军测量学校的建立和发展824

国民政府测量总局的建立824

清政府测绘机构的设置824

清政府设立京师陆军测绘学堂824

民国时期海道测量局建立并实施海道测量825

中国参加发起成立国际海道测量局825

民国时期陆地测量总局航空摄影测量队的建立825

民国时期水利航测队的建立825

上海同济大学开设测量系826

国家测绘(总)局系统的测绘机构建立、重建和改革826

国民经济各部门专业测绘队伍的建立826

海洋测绘系统测绘机构的建立826

全国测绘协调委员会成立827

《测绘法》起草领导小组建立827

中国地名委员会的设立827

测绘研究机构的设置与科研体系的形成827

中国高等测绘教育机构的设立828

中国中等测绘教育机构的设立8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的建立和发展828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828

地图出版机构的建立829

测绘专业图书出版机构的建立829

测绘仪器制造厂的建立和发展830

中国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的组成831

空军航摄团的建立831

中国测绘学会的建立和发展832

全国测绘科技情报网的建立832

组建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832

海南省设立测绘局832

中国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833

中国参加国际地图制图协会833

中国参加国际测量师联合会833

中国和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交往833

中国和苏联的测绘科技合作与交流833

中国参加联合国区域性测绘会议833

中国参加东南亚测绘会议833

中国参加联合国地名会议833

中国参加国际经度联测833

国际交流与合作833

中国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833

中国对老挝的测绘技术援助834

中国和联邦德国测绘科技合作834

中国对朝鲜的测绘科技援助834

中国对越南的测绘技术援助834

中法测绘科技合作834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测绘技术援助834

在中国召开中、苏、朝、越、蒙五国测绘科技会议834

中、朝、越国际经度联测834

中国和意大利测绘科技合作与交流834

中美测绘科技合作835

中国和芬兰测绘科技合作835

中国和奥地利测绘科技合作835

中国和巴基斯坦测绘科技合作835

中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测绘科技合作与交流835

1960~1984年中国与邻国的边界勘测和联合检查835

中国-巴基斯坦边界联检测图835

中国主办国际测绘学术培训836

其他836

中国测绘学会历届理事会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836

中国测绘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在第三、四届理事会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836

国家测绘局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838

全国测绘科技经验交流会和测绘技术革新展览838

中国地名的清理和更改838

“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的命名839

1949~1985年部分测绘人员为事业光荣献身839

国务院表彰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839

天地生综合研究卷840

总论840

中国天地生综合研究简史840

历史自然学在中国崛起840

天文地质学在中国崛起841

天文气候学研究在中国展开841

天文地震学在中国的进展842

地震气象学在中国展开842

灾害学在中国的发展842

长江上游水文考古843

考察、实验843

地震考古844

吴思本发现中国的陨击坑844

李钧建立中国第一个电离层声重波观测台阵844

研究、学说、理论844

关于“地质灾变哲学意义”的讨论844

中国古代传统地球观问题的争鸣845

徐道一等在理论上阐述了天地生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845

地球异常事件群发性的提出845

黄河学的提出845

天地生各种现象主周期序列的提出846

钱学森倡仪建立地球表层学846

地球表层系统的提出846

地球表层结构的提出846

倒数第二次冰期比末次冰期更冷的证据及成因的提出847

冰期的黄道倾斜成因论的提出847

马宗晋等提出地球变动的韵律性和反对称性847

生态序的提出847

张勤文等提出地质界线层概念847

与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相关的泥盆系-石炭系新界线的提出848

中国首次应用氧同位素测得喀斯特溶洞古温度848

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三大疑点的古天文学解释的提出849

喜马拉雅山脉首次出现的时间确定849

高温条件下的微体生物群及其进化事实发现849

古地磁突发事件与生物绝灭的见解提出849

理论地质年表建立849

地壳驻波理论提出849

张国栋与李致森的研究促使国际天文学会成立经典仪器工作组850

铅垂线变化的天文测定和与地震相关性的提出850

李四光提出大陆车阀说850

京沪天文台率先开展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850

系统地质学等概念提出850

太平洋撞击事件提出850

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的提出851

新疆乌恰两次7级地震的中期预报851

郭增建提出用倍九法预报地震851

地球自转高频变化分析提出851

地极移动和地震关系之争851

安振声提出天文与地震的共振假说851

任振球等研究引潮力与天气气候异常852

行星运动对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迁影响的提出852

太阳活动与黄河流域旱涝相关性的提出852

多雨带位置与日、月视运动相关性的提出852

薛凡炳提出地球进动和气候的1.7亿年周期852

徐钦琦提出天文气候学的第一及第二定律852

黄土高原原始自然植被之争853

李善邦提出中国历史地震烈度震级换算式853

耿庆国提出用干早预报地震853

大气调控地震作用观点的提出853

明清宇宙期的提出854

两汉宇宙期的提出854

咸丰宇宙期的提出855

王嘉荫提出地震线855

时振梁等发现1597年渤海地震是一次慢地震856

黄圣睦用历史地震判断地震发生的信息856

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年均频数的识别856

利用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研究地球自转历史变化856

张任哲对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化趋势的研究856

大水灌城研究857

20000年来环境变迁模拟857

荆江近5000年来洪水水位变迁模式的提出857

全国气候工作者开展历史气侯资料整理工作857

张淑媛等人提出陨石的陨落周期857

1662年黄河大水的气候变迁背景考证858

早涝等级的确定858

湖南省500年旱涝年指标的确定859

中国海洋工作者开展古潮汐史料整理研究工作859

中国潮灾500年来活动图像的研究860

中国近37000年来海平面变化的研究860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展清代档案水灾史料整理工作860

周魁一、郭涛开展对长江三峡地区大型岩崩滑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860

中国科学工作者发掘与应用甲骨文所含科学信息861

宋正海倡议把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引入到当代天地生综合研究中去861

地球经络穴位系统的提出861

防洪基金的提出862

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的提出862

灾度概念的提出862

灾害经济学的提出862

灾难社会学的提出862

国家科委组织全国自然灾害综合调查和对策研究课题863

用计算机处理自然灾害史料863

中国东北夏季低温指标的确定863

泥石流危险等级的提出863

雪崩危害等级的划分864

三次灾害论的提出864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提出864

中国西南边陲到东北的地质灾害带的提出866

四川省利用遥感方法预报灾害866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建立866

《天文、地质、古生物》出版867

《中国天文地质事件》(英文版)出版867

《太平洋地区晚第三纪海陆事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英文版)出版867

《天地生综合研究》出版867

《天地年册》出版867

《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出版867

著作、刊物867

《天文地质学概论》出版868

《天文地质学进展》出版868

《地质演化突变观》出版868

《现代行星物理学》出版868

《太阳系化学》出版868

《地球动力学进展》出版868

《太阳黑子》出版869

《磁暴目录及日地物理基本资料》出版869

《日地关系》出版869

《地球自转参数的重新归算》出版869

《天文地震学引论》出版869

《天体运动与地震预报》出版869

《天文气象学术讨论会文集》出版869

《东亚环境的演变》出版870

《第三纪中期以来的东亚古环境》出版870

《1990年河北省天文气候农历》出版870

《全球变化——地球四大圈异常及其天文成因》出版870

《中国旱震关系研究》出版870

《地震气象学天文气象学进展》出版870

《地震统计预报论文集》出版871

《概率与统计预报及在地震与气象中的应用》出版871

《历史自然学进展》出版871

《气象与地震》出版871

《预测论基础》出版871

《地光探源》出版871

《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出版872

《明时期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出版872

《四川地震资料汇编》出版872

《河南地震历史资料》出版872

《西藏地震史料汇编》出版872

《安徽地震史料辑注》出版873

《北京地震考古》出版873

《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出版873

《广西地震志》出版873

《湖南地震史》出版873

《江西地震历史资料》出版87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资料汇编》出版873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文集》第一辑出版874

《地震与地震考古》出版874

《甘肃省地震资料汇编》出版874

《江苏地震志》出版874

《湖北地震史料汇考》出版874

《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出版87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出版874

《天文考古录》出版875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出版875

《中国旱涝分析和长期预报研究》出版875

《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出版875

《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出版875

《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出版876

《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出版876

《清代淮河洪涝档案史料》出版876

《清代珠江韩江洪涝档案史料》出版876

《黄河年表》的编纂876

曾昭璇的《历史地貌学浅论》出版877

《中国东部地区旱涝分析汇编》出版877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发表877

《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出版877

章鸿钊的《古矿录》出版877

《中国地质史料》出版877

《西安地裂缝》出版878

《地震灾害对策》出版878

《灾害与灾害经济》出版878

《灾害物理学》出版878

《黄河,黄河——黄河流域重大灾害及其综合研究》出版878

《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文选》出版878

《森林灾害经济》出版878

《减灾必读》出版879

《公害辞典》出版879

《王恭厂大爆炸》出版879

《灾害学》杂志创刊879

《灾害与社会》出版879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出版879

《山西自然灾害》出版879

《中国自然灾害》出版879

《中国地震报》开辟“灾害与社会”专栏880

《百科知识》杂志开辟“天地生综合研究”专栏880

《大自然探索》开辟“历史自然学”专栏880

机构、学未团体880

张衡学社成立880

中国科协设立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880

北京成立地学哲学研讨会880

国家地震局设立建筑工程病害检测及防治中心881

中国科学院自然灾害委员会成立881

上海成立防灾救灾研究所881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成立881

中国天文学会成立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881

吉林省空间地质专业小组成立881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88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设立地震社会学研究室882

农村灾害保险技术中心成立882

会议882

中国举行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882

第二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召开882

地球表层学与数量地理学学术座谈会举行883

首届地球表层学学术讨论会举行883

全国黄河流域重大灾害及其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883

核冬天问题座谈会召开883

古生物学的前景及其与边缘学科的关系学术讨论会召开884

古生物学发展前景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讨会召开884

“太平洋地区晚第三纪海陆事件”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884

“地质中稀罕事件”国际学术会议举行884

天文地震工作协调会举行885

天文、气象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举行885

首届地球物理韵律现象学术讨论会举行885

太阳耀斑事件综合讨论会召开885

日地关系相互统计方法专题讨论会召开885

第一届东亚第三纪中期以来的古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香港举行885

第二届东亚古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香港举行885

全国森林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召开886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专门研究黄河整治问题886

全国医学气象研究座谈会召开886

1986年历史自然学座谈会举行886

历史自然学座谈会召开886

淮河流域水利史会议召开886

中美古气候学术讨论会召开886

1626年北京地区特大灾异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886

全国近期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及防御措施研讨会举行887

全国火山、地震研讨会举行887

中国科协、中国灾协等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会议召开887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研讨会举行887

第三届全国灾害学学术讨论会召开887

全国天文周期的识别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召开887

全国地面变形地质灾害学术讨论会召开887

上海市人大通过制定灾害法建议的提案887

附录889

《中国地学大事典》撰稿人(部分)工作部门分布889

1992《中国地学大事典》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国达,陈述彭等主编 1992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文字学故事大辞典(1987 PDF版)
中国文字学故事大辞典
1987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薬学大事典( PDF版)
薬学大事典
中国十大经典悲剧故事集 中国十大经典悲剧故事(1993年09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十大经典悲剧故事集 中国十大经典悲剧故事
1993年09月第1版
中国军事著作大辞典( PDF版)
中国军事著作大辞典
墓地墓石大事典(1981.08 PDF版)
墓地墓石大事典
1981.08 雄山閣
日本地名大事典  中部(1968.09 PDF版)
日本地名大事典 中部
1968.09 朝仓書店
日本地名大事典  中国·四国(1968.03 PDF版)
日本地名大事典 中国·四国
1968.03 朝仓書店
中国十大经典喜剧故事集  中国十大经典喜剧故事(1995年02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十大经典喜剧故事集 中国十大经典喜剧故事
1995年02月第1版 学苑出版社
中国事典(1993.03 PDF版)
中国事典
1993.03 沈阳市:沈阳出版社
中国事典  中(1993.03 PDF版)
中国事典 中
1993.03 沈阳市:沈阳出版社
中国教育大事典  下(1993 PDF版)
中国教育大事典 下
1993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中国国語学習事典(1992 PDF版)
中国国語学習事典
1992 学習研究社
新中国大事典  1949-1989(1991 PDF版)
新中国大事典 1949-1989
1991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新中国大事典  1949.9-1989.12(1990 PDF版)
新中国大事典 1949.9-1989.12
199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大事典(1991 PDF版)
中国共产党大事典
1991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